• 多空因素迭加胶市下行或将持续至二季度末
  • 时间: 2010-05-24 09:36:03    作者:    来源: 经济报道    点击:
  •      受外围市场疲软、供应缓解双重利空影响,天然橡胶市场4月中旬起结束了一个月的上涨走势,进入震荡回落通道。沪胶一度从2.6万元/吨的高点跌至2.2万元/吨附近,跌幅超过15%。

        “短线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不确定、国内宏观调控和产胶季节性因素而震荡下行,中期因全球经济好转、汽车产业稳步扩展而返身强势回升。”在21日在杭州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橡胶市场研讨会”上,上海通联期货有限公司研究员分析师施海表示,目前人民币、美元汇率双双坚挺,房市调控政策加重,胶市下行或将持续至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大幅回升最早始于三季度。中期宽幅波动

         对于4月中旬以来的天然橡胶价格“暴跌”,卓创资讯首席天胶分析师李振华认为,整个5月份所有大宗商品以及期货、股市等均有所下跌,目前下跌的系统性风险依然存在。“由于对后市担忧,国储抛出6万吨天胶后就没再有新的消息,而下家拿到后销售并不好,微观复苏仍然缓慢。”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教授级高工陈志宏表示,此次价格下跌不应称为“暴跌”,天胶的成本价在每吨9000元左右,再加上物流、人工等,1.6万-1.7万元/吨是合理价格。更应引起注意的是,作为天胶进口和生产大国,我国的话语权仍然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施海看来,价格下跌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汽车、轮胎市场景气度比去年差以及上游干旱和炒作因素等影响,下一阶段将继续疲软,供求偏空。不过,期货市场上,今年以来天胶进入宽幅区域性剧烈震荡整理,至今尚未形成较长时期的单边涨跌趋势。由于目前诸多利多利空因素迭加影响,中期可能继续这种波动行情。

         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天胶供应量和需求量分别为965万吨和956万吨,预计2010年将分别扩展为1056万吨和1044万吨,供过于求仍将持续。由此推测,今年全球天胶市场供应趋于宽松,振荡整理范围可能陷于1.5万-2.8万元/吨,难显单边暴跌暴涨行情。而李振华预计,短期内跌破2万/吨的可能性不大。利空利多交织

         利空方面,施海指出,欧债危机使二次危机的预期增强,打压了投机性需求,对于天胶利空较重,并有可能继续推动价格下跌,这主要是心理层面的影响。

         汽车业受社会环境、城市交通承受力、用车环境恶化、油价坚挺和加油困难以及车主负担加重、政策风向不明等因素影响,发展前景尚不确定性。另外,兼并重组将使国内汽车生产趋于集约化,可能缩减汽车增长幅度,从而缩减天胶消费量。

         受上下游挤压的影响,中国的轮胎业盈利拐点已出现,不少企业陷入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而国内企业多数不具有定价权,不敢大幅提价,无法消化成本上升的压力。原料价格上涨、特保案、国际市场需求不旺仍将冲击我国今年的轮胎出口,今年对轮胎企业来说仍然比较困难。

         利多方面,除印尼洪涝外,泰、印、马、越等国部分产区及国内琼滇等天胶主产区均遭遇严重干旱,虽然截至目前对天胶生产的影响尚未有定量评估,但可以预测,灾害不但可能延长停割期,推迟开割期,而且由于严重缺雨,胶树中水份短缺引发胶汁短缺,未来开割后天胶单位产量也将严重受损,可能进一步引发全球天胶供应紧张,继而导致供需失衡。

         由于缺乏必要支持,天胶基建滞后、品种和树龄结构调整缓慢、低产胶园比例高、胶园更新速度慢。

         下游层面,2009年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17家重点企业集团实现利润1172.8亿元,同比增长82%,即使需求速度放缓,2010年行业利润增速仍将超过20%,由此将扩大对天胶的消费。同时,全球跨国轮胎公司也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及营销力度,这将成为天胶需求消费持续扩展的新动力。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