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需求刺激反弹 沪胶中长期承压依旧
- 时间: 2010-06-22 09:01:41 作者: 来源: 中金在线 点击:
端午节后,沪胶主力移仓合约1011。与此同时,合约1009在站上22600冲击23000时遇阻承压,合约1011在冲击22000一线时同样受到打压。无论合约1009还是合约1011期价再次受到下降通道的压制,结束了长达一周的反弹,开始再次下探。虽然由于中国需求短期内刺激期价反弹,但是市场供给的增加再次打压期价,使得期价中长期依旧承压。至于期价后市的走势,笔者将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美元指数结束反弹,后市震荡为主
图一:美元指数走势图
美元指数作为一个一篮子货币指数,欧元在美元指数权重占57.6%,欧元区经济对于美元指数影响除了美国之外最大,而近期欧元区的主权债务问题使得美元指数大幅反弹。
早在2008年10月份冰岛主权债务问题已经凸显,但是当时全球性经济危机掩盖了欧元区危机。随后在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标普,穆迪和惠誉分别下调了希腊主权债务评级,随后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和西班牙四国的主权信誉评级被调低,欧元区经济下滑,债台高筑。随后在2010年5月10日欧盟27国财长被迫决定设立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帮助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防止危机蔓延。而2010年6月17日西班牙顺利发行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此次发行认购到达目标区间的顶端,使得投资者对于欧元区经济好的预期。
在欧元区经济好转的同时,美国由于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的增加,使得投资者对于美国经济产生担忧。美元指数结束长达7个月的反弹,后市美元指数可能在美国经济和欧元区经济共同影响下处于区间震荡。美元指数的震荡使得大宗商品的价格可能随其波动,难以有趋势性走势。
中国进口补库存,支撑期价反弹
国际橡胶(资讯,行情)研究组织(IRSG)秘书长Stephen Evans在6月17日表示,如果全球经济复苏拖延的话,2010年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量预计较去年增长4.4%至980万。在今年年初,中国就一直在消耗去年最後两季囤积的天然橡胶储备。根据上海期交所的调查,中国截至5月底的天然橡胶库存为20,390吨,较1月21日达到的五年高位151,832骤减87%。笔者之前在《沪胶双重利空,六月期价可能跌破20000关口》的文章中已经提及09年美国特保案对于2010年轮胎出口将有重创,使得第一季度中国轮胎出口减少18%。而国内消费的好转,使得国内对于天然橡胶消费量继续增长。图三可以再次验证中国库存的减少,在第二季度,沪胶库存量持续性减少,库存量从4月中旬的33600吨减少到6月份中旬的7100吨,减少幅度高达78.7%,与上期所调查的减少87%相差不多。图二中国天然橡胶进口量也可以看出,每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的11月份之前为中国天然橡胶进口的旺季,中国企业会在天然橡胶生产旺季进行采购补库存。中国天然橡胶的消费量占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量的近1/4,如果中国补库存对于全球天然橡胶市场需求的带动作用巨大,有可能在短期内刺激天然橡胶价格的上涨。
市场供给增加,将打压期价反弹
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及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附近;1月25日-4月7日(72天)及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三国天然橡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近期上述三个国家刚刚经历了厄尔尼诺现象的炎热天气。随后时间内拉尼娜气候现象有可能导致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等主要产胶国降雨增多,从而影响到割胶进行。
虽然天气有可能导致割胶的暂时性中断,但是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秘书长Stephen Evans6月17日表示,今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预计将上升0.9%至970万吨.。与此同时,马来西亚橡胶局也在同日表示,马来西亚作为全球第三大橡胶种植国,因为价格攀升促使农民增加了胶液采集,抵消了干旱造成的损失,其2010年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量预计同比将大幅攀升17%至100万吨。虽然天气有可能影响到割胶的进行,但是在2010年天然橡胶供给将继续增加。
图二:沪胶指数走势图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由于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得到改善,美元指数也结束反弹之势后市将维持震荡。天然橡胶供求关系而言,中国企业补库存有可能短期内刺激期价的反弹,但是天然橡胶市场供给的增加,中长期将再次打压期价的反弹。所以沪胶期价走势并不是新一轮多头的开始,而且需求带动下的短期反弹。无论合约1009还是合约1011期价都不适宜追高,期价上探下降通道上线之上则可轻仓沽空。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