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胶后期走势偏弱 下挫空间有限
  • 时间: 2010-07-06 08:57:25    作者:    来源: 银河期货    点击:
  •       6月份,沪胶主力合约1011在宏观因素的影响下出现5.98%的下滑,但在现货支撑下,有效守住了21000元/吨的整数关口。后期橡胶(资讯,行情)基本面多空因素交织,基本面难以给出趋势引导,走势或将因宏观经济的压制而重心逐渐走低,但跌幅有限。

      去年经济危机以来,在各国汽车振兴政策的刺激下,全球汽车工业在胶价上涨的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汽车振兴政策的陆续到期,各国汽车工业开始分化,汽车销量有涨有跌,对胶市的引导力量减弱。国内汽车市场上,4月份以来,汽车销售增长速度放缓,处于平稳发展期,加之6—8月份是国内汽车销售淡季,汽车销量难以给沪胶市场带来提振作用。

            目前国内橡胶消费市场最大的压力来自轮胎库存的逐渐显现,4月份中国轮胎产量为7297.7万条,同比增长25.47%,5月份中国轮胎库存为7415万条,同比增长18.93%;但同期出口方面的增速远未跟上轮胎生产增速,4月轮胎出口2850万条,同比增长7.6%,5月轮胎出口3303万条,同比增长13.2%。国内轮胎出口占产量的比重大幅下滑,由经济危机前的60%左右下滑到目前的30%—40%。国内汽车销售能力虽然在去年借助政策刺激之力大幅提高,但未能有效消化国内巨大的轮胎产量,国内轮胎库存压力逐渐显现。

      但同时,现货价格坚挺又限制了沪胶的下探深度。5月份我国橡胶进口量骤降至9万吨,而国内消费保持强劲,5月份国内轮胎产量为7415万条,继续创历史新高,但国内橡胶供应量并未有效增长,特别是4、5月份国内橡胶进口一直大幅下滑。橡胶消耗量的增加以及供应量增加步伐的落后,导致国内橡胶库存急速下滑,从今年1月份开始,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由12万吨直线下滑至1万吨左右。同时日本国内橡胶库存也处在下滑通道中,处于历史低位,与中国库存遥相呼应。后期随着东南亚橡胶产量的增加以及补库存的需求,中国和日本或将在7月份加大对东南亚橡胶的进口。近期中国、日本和印度的贸易商已经陆续出现在东南亚现货市场,并开始采购,但由于中国国内橡胶现货价格较国外现货价格偏低,中国贸易商处于观望状态。

      从今年的橡胶供应看,6、7月份是橡胶供应的小高峰,今年橡胶产出增幅不如预期,近期ANRPC已将全球2010年的天胶产量增幅预期下调5.2%,至938.4万吨,而2010年全球的橡胶需求量在978万吨左右,全年天胶供应偏紧的格局已经形成。另外,由于印度国内需求强劲,继续保持去年天胶的供需缺口格局,今年6月份的缺口为18000吨,去年同期为17500吨,缺口拉大刺激印度天胶现货价格屡创新高,同时加大了在东南亚现货市场的采购力度。随着中国和日本逐渐开始补库采购,加上印度采购商的“助威”,东南亚天胶现货价格恐怕跌幅有限。

      在宏观经济方向不定以及下游消费疲弱的压力下,沪胶后期走势以偏弱为主,但4月份以来沪胶下滑幅度已达20%以上,在天胶供需基本面偏紧以及坚挺的现货价格支撑下,沪胶期价很难大幅下挫。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