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东盟9月启动行业合作会议
  • 时间: 2010-08-27 09:48:32    作者: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
  •     8月25日,第一届中国─东盟行业合作会议组委会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会议将于9月17日在昆明召开。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秘书长许宁宁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和东盟可以通过产业链整合和行业对接,提升整个中国─东盟自贸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后八个月,许宁宁的目光已经投到了东盟之外。为此,他特别向记者强调说,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在某种程度上比广为人知的零关税更重要。

      2007年1月,中国东盟签署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双方承诺进一步开放教育、旅游、建筑、医疗等服务领域,并允许对方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放宽设立公司的股比限制。

      2009年8月,自贸区《投资协议》签署,中国与东盟相互承诺给予投资者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投资公平公正待遇,并提高投资相关法律法规的透明度。

      许宁宁解释说,东盟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协定,东盟中一些国家也与其他欧美国家有自贸协定。中国企业如投资东盟建厂,在《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的帮助下,可借道东盟以较低关税出口欧美。

      9月的第一届中国─东盟行业合作会议将深入探讨上述问题。

      此外,中国和东盟间的贸易平衡,以及中国对东盟投资也预计将成为第一届中国─东盟行业合作会议的重要议题。

      继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对东盟贸易出现逆差后,中国与东盟间贸易小额逆差的情况仍在持续。

      8月16日,越南中国贸易办公室发布数据称,今年1月至7月,东盟十国对华出口总额为842.6亿美元,中国对东盟出口总额为767.4亿美元。

      中国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副司长孙元江25日表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不应以追求顺差为目的。

      孙元江透露,由于东盟对华以资源性出口为主,中国企业由于关税下降而节约的进口成本亦不容小觑。仅去年中国企业就因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削减关税政策节约成本约61亿元人民币。

      新闻发布会后,孙元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对东盟的投资也会出现基建先行模式,目前已在老挝等国家通过资金援助、贷款及投标等各个方式参与其公路、铁路等建设,以期拉动此后的双边贸易。

      中国也会陆续尝试在东盟各国建立中国经贸合作区,以中国企业为主在合作区内投资建厂。“目前,类似的合作区在越南已经开始建立。”孙元江说。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