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胶中期振荡风格难转换 形态已经很容易转空
- 时间: 2010-09-17 10:10:12 作者: 来源: 期货日报 点击: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份经济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CPI的涨幅为3.5%,较7月份的3.3%又增长了0.2个百分点,并因此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今年年初国家对CPI的调控目标为3%,而7月份以来连续两个月CPI涨幅超过3%,显而易见8月份的CPI数据给政府提出了调控难题。
其实在8月份经济数据公布的前两个交易日,商品和股市都已经作出了剧烈的反应。9月9日,国内商品市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走出一波集体跳水行情,天胶则是其中的领跌品种之一。沪胶主力1103合约当日跌幅超过4%。9日大跌之后,沪胶的上涨通道遭到破坏,并在此后数个交易日一蹶不振,经历5个交易日均未能重新站上20日均线,这从技术上考量已属于疲态特征。而在持仓方面,当前沪胶持仓总量也已下降到沪胶在7月份22000元/吨的水平,可见在长假前夕,资金也流露出无意恋战的倾向,因此胶价在长假前重拾升势的可能性相当低。
虽然说节前弱势行情几成定局,但并不意味着胶价的牛市基础就此改变。下面笔者就市场关心的几大因素谈谈对胶价的具体影响。
首先,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其实,不光是人民币汇率,也包括日元汇率等与胶价有联系的汇率。自6月下旬以来,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水平打破了近2年之久的稳定,重又走上升值的道路,最近已逼近6.7关口,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上升了500多个基点,涨幅超过0.7%。人民币升值对以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人民币升值1%,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企业将会削减2%—4%不等利润率。不过对轮胎行业来说,人民币升值虽然会削弱轮胎出口价格的竞争力,但也可以从天胶进口成本的下降上得到相应好处,因此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轮胎出口企业的影响并不会很大。相比于欧美动辄20%以上的保护性的贸易征税,汇率对天胶和轮胎的贸易影响程度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素。
其次,是加息的问题。当连续两个月CPI超过3%,市场就开始揣测央行在年内是否会采取加息政策来抑制CPI的上涨。因此,加息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会不会加息,二是加息对胶价的影响。一般来说,加息政策都是被动的,且都是基于抑制通货膨胀或削减负利率水平为目的。如果通货膨胀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控制,那么就未必会采取加息政策。除加息之外,政府还可以或通过调节信贷,或抛售储备等手段来加强对物价的管理。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牛津中国财经”午餐会上曾表示,零利率可能导致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减弱,可适当管理利差,提高银行积极性。同时监管层已经批准,允许商业银行在基准存款利率的基础上,上浮存款利息10%。由此可见,央行对于加息似乎已做好了预期铺垫。由于市场已连续7个月处于负利率状态,因此,笔者认为年内央行进行一次小幅加息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对于商品价格来说,加息的的利空影响应小于政府采取其他措施的影响。因为短期加息对CPI的调节有明显的滞后性,加息的目的更多的是调节市场负利率水平,而非直接对物价进行抑制。因此,在加息的初级阶段往往只会构成短期利空,且从经验上看,初期加息在中期对商品价格甚至有助涨的作用。
再次,笔者认为,宏观因素对胶价的影响要大过其个体因素。我们来看一下过去一年沪胶和沪铜的价格走势对比图。从下图中我们不难看出,胶价与铜价在走势节奏上具备高度趋同性,经过线性相关计算得到的数据是,上海期铜指数与沪胶指数在过去一年的相关系数高达0.86。这一相关性系数已超过沪胶指数与换算成人民币报价的日胶指数,也高于沪胶指数与未经换算的日胶指数的相关性,沪胶与后两者在过去一年的相关性仅有0.76和0.64。这组数据说明的问题是,沪胶价格与国际胶价的相关性已弱于沪胶与沪铜价格之间的相关性,反映出沪胶价格的相对独立性,同时也反映出铜、胶价格作为工业品代表的走势高度一致性。而两个不同品种间的价格高度相关,说明当前系统性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力居于一定的主导地位,即经济发展状况和货币政策仍是我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天胶前期持续上涨的局面被上周四的大跌破坏,基本奠定中期振荡风格,在宏观调控预期加重,国内橡胶需求增速,各国互相设置贸易壁垒,以及中国产业政策降温等利空因素逐步积聚的情况下,又受到短期汽车销售回暖,轮胎涨价已成定局的干扰。从目前来看,经历前期上涨后的天胶形态已经很容易转空。
一、宏观调控预期加重,产业政策降温
从8月份CPI数据来看,8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5%,涨幅比7月扩大0.2个百分点,创22个月以来新高;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7月回落0.5个百分点。在今年5月CPI首次突破3%的国际警戒线之后,7月(3.3%)和8月物价涨幅连续两月稳步攀升,由此引发市场对于即将加息的预测。虽然物价涨幅持续放大有翘尾因素的原因,不过后市是否加息,主要取决于未来CPI的走势。有关专家认为,从目前的利率来看,已经连续有半年的时间呈负利率状态,应适度上调存款利率,进行非对称性加息非常有必要。如果未来CPI还有可能达到3.5%以上水平,加息是随时可以打出的牌。在这样的情况下,商品价格的上涨很难流畅持续。
另一方面,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已受重视,产业政策开始降温。最新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点名六大行业,汽车行业位列名单之首。正当各界在为我国汽车产销有望突破1600万辆的大好形势欣喜时,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风险也开始加剧。加之改变产业集中度不高这一现状,“兼并重组”将成为汽车行业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市场绕不开的话题。调查结果显示,到2009年年底,30家汽车企业集团形成的整车产能为1395万辆,2015年年底规划产能高达3124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人士指出,在“十二五”期间,区域性兼并重组将加速,届时国内主要汽车生产省份将利用财税优惠政策,鼓励汽车重点企业及有实力的其他企业去兼并重组汽车企业,利用现有存量资产和资源,进行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内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
二、日本库存上升,国内橡胶需求增速减缓
从日本方面来看,受到日元强势的影响,日胶延续之前相对疲软走势。
日本橡胶协会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日本天然橡胶库存总计4144吨,较之7月20日纪录低点的2628吨有大幅回升,天然乳胶库存从206吨增至208吨,而合成橡胶库存从1210吨增至1332吨。库存大幅增加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多头信心。
各国互设贸易壁垒,出口前景堪忧。欧盟计划对中国输欧轮胎征收22.3%的进口税,为期5年。欧盟委员会认为,中国轮胎在欧盟市场进行低价倾销。一旦大多数欧盟国家政府批准这项征税方案,欧洲汽车制造商将受到影响。欧盟每年使用约5000万个轮胎,价值3亿欧元。欧盟委员会正在考虑实施第二轮调查,查明中国是否向无线调制解调器生产商提供补贴。比利时调制解调器生产商Option对部分中国公司提起诉讼,致使欧盟产生上述打算。Option称,中兴和华为获得了不公正补贴。但欧盟发言人称,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目前还不确定是否会对此事展开正式调查。
此外,在2010年全球天胶供求基本平衡这样一个预测前提下,国内上期所注册仓单在低位徘徊,更多地可以解读为贸易环节的谨慎。而在8月汽车数据有所好转的情况下,预期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仓单及库存将有所回升。
三、汽车销售短期好转,轮胎涨价格局已定
从汽车行业看,8月份国内汽车销售数据一改前几个月疲软的态势,出现强劲的回升,而产量方面的数据保持平稳,汽车库存周期逐月增长势头有所遏制,而之后金九银十销售旺季的来临也有望使得库存趋势出现一次新的短期转折。
从轮胎出口看,影响上半年出口美国轮胎呈现量价齐跌的因素有可能在下半年出现松动。受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及成本上升的影响,各大品牌轮胎厂商纷纷宣布调高美国市场的轮胎价格,最近世界轮胎巨头陆续公布今年上半年报表,显示世界轮胎工业在经历了去年严重的金融危机之后,已摆脱低迷,销售收入和利润普遍同步增长。世界十大轮胎巨头除固特异小量亏损外,全部盈利并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企业普遍看好下半年轮胎行业市场走势,调高了下半年市场预期,并掀起新一轮扩张潮。而且这种涨价效应目前已经传导到了中国市场。高端轮胎企业明显的定价优势和纷纷建厂扩产使得未来中国轮胎内销市场的竞争加剧。这对天胶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
四、技术上振荡格局已经形成
上周四天胶的放量大阴线破坏了持续上涨的局面,资金撤离迹象明显,1103合约均线系统的多头排列状态已经被破坏,且五日均线向下穿越,近日在大阴线底部上下徘徊,MACD指标在形成死叉后继续向下发散。后期橡胶价格将在27100—24000之间做箱体运行。目前,橡胶价格仍有向下运行空间,建议投资者逢高做空。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