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达分公司结合橡胶收购即时结算强化橡胶生产管理纪实
  • 时间: 2010-09-25 11:09:30    作者:    来源: 海南农垦网    点击:
  •         西达分公司是海胶集团推行橡胶收购即时结算的两个先行点之一。近日,记者在该分公司采访了解到,橡胶收购即时结算的做法,历经近半年来的运作,已取得两大显著成效:其一是干胶产量大幅增加。截止920,公司胶(含三胶)已累计完成7205吨,占年计划91 %,非公司胶已累计完成1184.2吨,占年计划29.6%,两者分别比去年同期增产58%16%;其二是胶工收入翻番。今年5月份至8月份,胶工人均月纯收入达1900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通过加强橡胶收购管理,促使橡胶收购打开局面,实现经营方式由生产型向生产、收购经营型转变;通过加强割胶技术管理,促使割胶规程落实到位,实现割胶生产向技术要产量;通过加强胶园施肥管理,促使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实现橡胶生产靠肥水增胶水。依靠‘三管’齐下,促使以胶工‘长包’为生产主体的橡胶产业经营,取得了持续增产增收的长效。”该分公司总经理黄正冬在总结橡胶收购即时结算带来的变化时如是说。

    强化橡胶收购  增强市场竞争力

        随着海南省橡胶收购市场的放开,橡胶产品收购的竞争日趋公开化、炽热化已是不争的事实??916上午9时左右,记者乘车从分公司往美新作业区采访,沿途1公里多的路段就有五六个流动收胶点。“像这样的收胶点,在分公司范围内就100家左右。”一同前往采访的该分公司经营管理部副部长王忠富如实地告诉记者。

        面对如此激烈的橡胶收购争夺战,该分公司严阵以待,认真应对。“虽然我们没权力治外,但我们尽责任抓好内控,通过切实加强橡胶收购即时结算的监管,在胶乳称量、取样、测含以至结算等环节的公开、公平、公正上下功夫,回收更多的橡胶产品。”该分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王业建说。

        在橡胶收购工作中,该分公司建立了橡胶收购工作责任制,将公司胶7839吨生产计划分解到区、队及胶工,民营胶4000吨收购计划分解到各民营胶收购点,通过作业区与分公司、生产队与作业区和民营胶收购点与收购部,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其责、权、利,增强干部橡胶收购工作责任感。针对橡胶收购初期任务完成不尽人意的新情况,该分公司立即实行“五个捆绑”收购模式,即“捆绑计划、捆绑收购、捆绑结算、捆绑运输、捆绑管理”,并把公司胶与非公司胶分开收购和分开运输,降低橡胶收购成本。为防止干部在橡胶收购中刻意压价和降含收购,变相克扣,该分公司健全了处罚机制和问责制度,在下发的《关于规范橡胶收购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各收胶站实行公开挂牌标价收购,干含测定误差不得大于1%,否则按500元、1000元和1500元的标准处罚。情节严重的对单位领导问责。

        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强化,促使区、队干部真正把橡胶收购当作己任,切实转变职能强化监管与服务。美新作业区主任吴多开告诉记者,现在的基层干部是真正动起来了,为做到抓产胶抓收胶两兼顾,早上起早床到树位抓割胶,割完胶后到路口巡防抓护胶,到了收胶时间上胶站抓收胶,“三部曲”衔接得紧密而有序。记者在美新队看到,刚从割胶林段回来的女队长王琼珍,只同我们打声招呼就连忙赶去胶站。“正是有了完善管理制度的驱动,广大基层干部的身体力行,干胶生产和橡胶收购才能双双步上了新台阶。”采访接触的区、队干部都这么认为。

    强化割胶技术  增强向技术要产量的能力

        实行橡胶市价收购,对基地分公司和“长包”胶工来说确实是双重利好,它能够以以往没有的价格优势吸引产品回收和增加胶工收入。但是,黄正冬认为,“长包”替代不了管理,高价格替代不了高技术,推行“长包”+市价收购的经营方式,割胶技术管理必须跟上,与产业经营方式创新相同步。

        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该分公司对割胶技术高度重视,他们把提高割胶技术作为割好胶、保好树的重要措施狠抓落实。在割胶技术辅导上,抓好上岗前新老胶工技术培训与考核,开展胶工之间的技术比武活动,实行跟岗指导督促,落实三级和等外胶工的技术复训;在胶工收入即时结算上,与技术等级紧密挂钩,一级胶工按收购价结算,二三级和等外胶工每公斤分别扣减0.5元、1元和3元,以级差结算价体现奖优罚劣,引导胶工增强重视提高割胶技术的意识;在胶工割胶技术检查上,采取生产队和作业区分别检查,报生产经营部按二级检查、一级复查的办法进行复查,掌握胶工每月份的割胶技术动态;在违反割胶技术规程处罚上,除了每月对超耗皮、超深度等进行扣罚外,对连续两个月等外的胶工按规定收回承包岗位,增强惩罚的威慑力。记者获悉,在今年收回的25名胶工承包岗位中,有20名胶工因割胶技术连续等外而被收回。

        记者了解到,该分公司技术管理动真格,促使提高割胶技术的效果在监管中得到有效体现,既从意识上及时消除了在推行橡胶收购即时结算初期,胶工对重产量、轻技术的误解,又进一步提高了胶工割胶技术的整体水平。荔枝头作业区总支书、主任陈松深有感触地说:“到8月底,全区270个胶工的割胶技术,能从去年同期的一二级83%、级内95%,明显上升到85.3%100%,就是加强技术监管的成效。”该分公司8月份检查结果显示,一二级胶工85.8%,级内胶工99.8%,与去年同比分别提升0.8个和2.8个百分点。

     强化胶园施肥  增强靠肥水增胶水的潜力

        割胶讲技术,增产重管理,是几十年橡胶生产的真经。在橡胶产业经营过程中,该分公司的经营理念清晰,管理措施到位,切实做到橡胶收购即时结算新做法和强化胶园施肥管理老经验的同步推进。用黄正冬的话说,就是抓代扣、保投资,抓管理、重施肥,增强靠肥水增胶水的潜力,提高胶树产胶和橡胶收购的能力,力促“长包”显长效。

        为了确保橡胶生产管理措施落实到位,该分公司相继出台了《关于干胶生产问责制的补充规定》、《2010年橡胶生产奖励办法》等。明确要求机关与基层干部要全力以赴抓管理,切实加强干胶生产、胶园管理和橡胶收购工作监管力度;同时规定,对完成当月力争干胶计划80%以下的生产队进行问责,对完成当月力争干胶计划95%以上的进行奖励。通过强化责任、问责和奖罚机制,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的职能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在橡胶收购即时结算中,认真抓好上缴和代缴代扣款项的落实,保障购肥投资有着落,确保胶园施肥保质量。在道电作业区采访时王升主任告诉记者:“如今广大胶工的观念已有较大转变,都愿意完成上缴和代缴代扣任务,有些因雨天影响不完成上缴,还拿出自营胶当作公司胶缴纳。同时采取自购或委托分公司采购的办法购买肥料,按要求保质保量搞好橡胶施肥。”有了资金作保障,该分公司的胶园管理走上了以肥为中心的正常轨道,干胶生产进入了产量增长、干含提高的良性循环。就目前看,平均干含仍处在27%的高位,比去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