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品油市场走势疲软 呼吁定价机制透明化
  • 时间: 2010-09-07 09:23:00    作者:    来源: 新京报    点击:
  •   近期以来,国际油价震荡走低,原油库存大幅上涨;与此同时,国内原油库存也呈走高态势,成品油价格坚挺,市场观望氛围浓郁,购销清淡。

      分析人士认为,在国内外市场走势低迷的情况下,成品油定价机制应该更加市场化和透明化,以消除观望,提振市场。

      油价走低 库存创新高

      近一个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从最高点的每桶82美元,一度下跌至每桶70美元的最低点,此后虽有所反弹,但总体呈震荡走低形势。

      国内油品市场亦呈相同态势。数据显示,7月末国内商业原油库存为2920万吨,比6月末增加40万吨;成品油库存(包括汽油、柴油和煤油)为1621万吨,比6月末减少6.1%,其中柴油库存环比下降7.2%至826万吨,汽油库存环比下降3.8%至630万吨,而煤油库存环比下降9.3%至165万吨。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国内原油产量增加,同时炼厂进入检修阶段,加工量减少,造成国内原油库存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份原油产量环比增加2.03%,达到1722.5万吨,而原油加工量环比减少6.6万吨至3528万吨。

     “看跌”观望 购销现疲软

      在8月初国际油价涨至每桶80美元的高位时,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购销热情高涨。自8月下旬以来,国际油价的走弱,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预期的存在再加上国内充裕的资源供应量,8月份国内成品油销售“紧俏”的行情也开始降温,市场陷入平淡疲弱的状态。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华东、华北、华南、华中等市场对成品油价格走势普遍看跌,贸易商仍多以持币观望为主,市场购销气氛清淡,主营机构出货无明显转好。

      三季度往往是汽柴油需求的旺季,业内素有“金九银十”的说法。卓创资讯分析师齐玉芹认为,尽管近期国内成品油市场资源偏紧,需求逐步转旺,但是国内经济放缓和主营单位开工率将上升会在一定程度上分别抑制需求和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国际原油价格的不稳定成为最大的利空因素,市场对国家有关部门表态要调整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否将带来今年的第三次调价也呈观望态势,今年的“金九银十”能否达到理想状态还有待观察。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部分加油站采取了促销措施。北京市场上民营加油站降幅最高达到每升0.7元左右,壳牌等外资加油站的降幅则在每升0.3元左右。而在深圳市场,部分民营加油站采取了一些促销手段,比如加油送月饼、每日固定时间加油可有油价优惠等。

      机制模糊 市场吁透明

      “与去年相比,今年国家在成品油调价的时点操作上比较模糊,市场上下调油价的舆论预期屡次落空。”广东省一位油品贸易商对记者表示。

      在国际油价走低和国内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国内成品油价格仍然坚挺,自6月1日国内汽柴油价格调整以来,时隔三个月价格仍没有调整。

      7月底,一些市场机构测算数据显示,三地油价变化率曾达到-4%,到达油价调整“窗口”,但发展改革委并未调价,表态并未达到调价标准。东方油气网首席分析师钟健说,由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并未公布“三地变化率”的测算标准,目前机构油价预测方法只能根据发展改革委模棱的表态来设计监测方案,其结果可能和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有所误差,但反映的三地变化率负向运行的趋势是一致的。

      专家认为,定价机制透明化、市场化是长期发展的方向,为市场更多的主体提供操作的空间,才能有利于市场的长期运行;而缩短成品油调价周期以及三地变化率幅度,是专家普遍的建议。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