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万元不是胶价的终点 天胶供应继续减少
  • 时间: 2011-01-27 09:15:09    作者:    来源: 期货日报    点击:
  •     主产国将进入停割期,天胶供应继续减少

      现在已是1月下旬,而即将到来的2—4月份将是东南亚天胶主产国的停割期。此外,据最新的天气预报显示,目前全球最大产胶国泰国正在遭遇洪水灾害,且该国的雨季对泰国南部造成的影响较大,而南部又是泰国的天胶主产地,其所生产的天胶占泰国产胶总量的八成左右。在临近停割时又遭遇不利天气,天胶供应不得不令市场产生过多担忧,采购市场出现了抢购现象。

      交易所库存出现下滑,或为多头增添博弈砝码

      从去年10月份开始,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天胶小计库存与期货库存基本上呈现出双双增多的趋势,所以前期沪胶多头拉高期价的信心并不充足,国内胶价也并没有随着日胶一起高歌猛进,而是在高位徘徊不前。但是从1月14日和21日上海期交所公布的库存数据看,天胶小计库存与期货库存均出现了下滑,而目前的库存量也远低于期货持仓量(主力合约1105的持仓量高达20万吨以上),所以现在的库存水平及其可能延续的下滑趋势为沪胶多头再度增添了制胜的砝码。

      高企的胶价令下游轮胎企业负重,储备胶呼之待出

      在我国的天胶消费需求中,轮胎行业消耗的天胶量占到了70%,所以不断疯涨的胶价对轮胎行业影响最大、最直接。虽然从去年开始,轮胎企业已多次上调产品价格,但是轮胎价格的上调远赶不上原材料成本的暴涨,去年国内轮胎行业的亏损面接近50%,利润连续数月下降并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为此,下游需求企业不断呼吁国家相关部门投放国储胶。

      从去年4月份连续两次抛储情况看,抛储后胶价果真进入了下跌通道,但这只是短期效应。长期来看,天胶拍卖后,国家相关部门还需要补充库存,这又将利多后期胶价的上涨。另外,2009年收储的10.5万吨的天胶相对于我国年均300万吨的消费量而言,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需偏紧的困境。除此,根据交易所天胶实物交割制度,生产期限超过两年的橡胶将不能重新注册成标准仓单,所以即使国家抛售国储胶,购买方一般只会用于直接的生产需求,而难以将竞购的天胶移至交易所,即不会对期市产生过大的压力。

      购销两旺的车市或将不再,胶价上行步伐由此减缓

      尽管我国车市需求增长放缓,但刚性需求仍将继续保持,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购车需求还会保持较为旺盛的势头,所以笔者较偏向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观点,即今年我国汽车产销将继续增加,但速度不及去年,而减缓的车市增长势头或将带来胶价的缓慢上行。

      综上分析,虽然胶价上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就目前而言,受季节性利多因素的拉动,沪胶仍有上行的动能,且开始减少的交易所库存又为胶价上行带来了较为有利的支持。在期价上行的过程中,抛储的担忧及降温的车市或将减缓价格上行的速度,但4万元不是胶价的终点。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