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料价格持续发烧 鞋业如何化解成本压力
  • 时间: 2011-01-27 01:46:53    作者:    来源: 慧聪网    点击:
  • 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带来橡胶行业材料成本的上扬,于是制鞋行业各种原辅材料价格出现大比例的上涨幅度,态势不容乐观。这个涨幅已高于代工外销企业平均10%的毛利率。一场成本压力的大考验来临了。

        华翔化工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壁琳认为,原油价格飙升,是原材料成本涨价的因素之一,另外,最近一些上游企业关闭导致供需平衡被打破也是因素之一。他说,目前由于受北京奥运会因素的带动,有关方面对环保越来越重视,规模小的违规企业被要求关闭。特别是北京、山东、河北、河南的众多小化工企业关闭,造成了市场供需平衡改变,间接影响到化工原材料的价格。华壁琳预测,这种供需不平衡关系可能会在北京奥运会后恢复正常。

    他认为,由于化工原材料的涨价是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对行业的长期影响不是很大,而鞋底主材料橡胶的涨价对鞋成本的影响却比较大。

        对于供需平衡的因素,盛达鞋业有限公司邱阳有另一番解释。他举例说,近期国内石油涨价后,对国际油价形成冲击,就是因为市场预期涨价将导致需求的减少,当供大需少时,市场价格自然会下降,而目前鞋材企业成本压力也有市场供需因素在起作用。他说:“国内的鞋厂越来越多,而越南、孟加拉等国家也新建立了很多鞋厂,在国际市场需求量不大的情况下,客户压低价格,你这个价格不做别人也会做,就导致了企业只能是‘出血’,没钱赚。”

        除供需不平衡和原油价格这两方面因素外,部分企业认为,还有第三个因素在拉动制鞋成本飙升,即企业间对劳工的互相“挖墙脚”行为及劳工流动过多。福时来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诗水认为,如何避免企业间的恶性挖人事件是一大问题。

        “现在工人有‘走一圈变一万’的不正常跳槽现象,企业员工间不正常的频繁流动,无形中增加了很大的成本。只要大家能避免企业间劳工‘不健康’跳槽的问题,一年下来可省几个亿。其实我们的优势就是劳工的优势,但劳工机制调整了,成本无形中也增加了。”他说。

        国辉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国斯认为,其实可用的人才很多,使用的方式也很多,企业可以多渠道、多种方式地培养人才。“比如在设计人才方面,我们就联合国内几所高校,招了很多新的设计人才,他们上手也很快。”丁国斯认为,恶意挖人会形成工价的虚高,企业可多尝试新方法,不必花30万元、50万元去挖人。

        另外,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让产业链中间环节的鞋材企业压力较大。有鞋材企业感叹亏损,目前采取的办法只能是把产量降低,少接单就少做,等待环境改善后的机会。

        主要生产鞋底的泉州鑫泰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天赐算了一笔账,举了橡胶鞋底主原材料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的例子说,一双鞋要涨十几元成本。而除了成本看涨外,部分企业关门,导致企业欠款要不回来,是鞋材厂发展的又一忧患。

        吴天赐表示,眼前只有尽量从管理上节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寄希望于对成品鞋厂适当提价以获得补偿。

        解压求索

        行业发展规律是既定的,原材料涨价和发展环境变迁给产业内每家企业都带来压力,因此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如何去发现价值。

    外销市场难以化解压力

        面对产业链中间环节提价的呼声,成品鞋厂家介绍了涨价压力难以消化、转嫁的为难处境。

        晋江世通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友义认为,这个产业的发展,与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宏观调控等方面有关。他说,鞋材如果提价,成鞋厂家却找不到转移压力的出口,那对外销企业来说,也将造成经营困难。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