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忧外患 沪胶下指21500
  • 时间: 2011-11-14 09:40:56    作者:    来源: 期货日报    点击:
  •  后市在保税区库存高企、下游车市不旺等众多不利因素的作用下,沪胶上涨动能匮乏,预计将继续维持偏弱走势。

      希腊问题悬而未决,意债问题引发恐慌情绪,各种经济数据亦不尽如人意,风险币种大幅走低,欧美股市和环球商品普遍出现下跌,欧元区问题的棘手导致投资者信心不足。商品总体走势空头占主导力量,令下一阶段的市场反弹缺乏底气。本月以来,受泰国洪水冲击,汽车工业需求看淡,沪胶走势疲软,反弹乏力,10日在国际宏观消息面的不利影响下,更是领跌国内商品市场,封死跌停。

      供应货源充足

      泰国天气转好,原料增加趋势明显,相对之前洪水对产区胶价的支撑,目前原料量增价跌,成交量有所缩减,原料海外报价3400—3450美元/吨,较周一下跌逾6%,比上月同期下跌近20%。泰国产胶区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今年整体雨量与往年差异不大,因此洪灾对橡胶产量影响有限。而与产量相比,泰国橡胶消费集中在洪水暴发地区,特别是日系汽车工业遭受严重冲击,故需求大幅减少,造成了橡胶价格的疲软。预计下一阶段供应商抛售压力仍将持续。

      青岛保税区贸易商迫于资金周转问题,出货压力太重,牵连了外盘的买气。据资料显示,保税区11月初库存天然橡胶12.8万吨,合成胶2.5万吨,复合胶3.8万吨,总计为19.2万吨,比9月末增加6.2万吨,库存压力巨大,部分贸易商选择低价盘出货。在货源充足的情况下,天胶的供应压力正逐步积累。

      下游车市低迷

      乘联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中国乘用车国内零售量仅为111.13万辆,环比下跌12.9%,同比下跌4.2%,同比跌幅为今年以来最大,景气程度下滑态势明显。由于整车企业对市场表现低于预期而提前进行压库存操作,导致10月份乘用车库存为今年最大月度库存量。库存偏高带来的消化问题,对整车厂后期销量的铺开是一种制约,也是对汽车行业销量增速回升的制约。并且节能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门槛的提高对乘用车的需求将产生短期不利冲击。作为强周期性行业,汽车行业景气度与宏观经济的关联性较为密切,今年毫无疑问将是汽车行业的“小年”。下游需求黯淡,工厂整体产销趋弱,采购及贸易商保持观望心态,买盘支撑力度有限。

      轮胎双反潜在效应

      美国普利司通提出全钢胎双反立案悬而未决。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轮胎出口占总量的40%,内销占60%。根据1—7月月均数字测算,输美轮胎全年可达38万吨和13亿美元,中国输美全钢胎数量与金额的大幅增长,是此次美国对全钢胎发起双反的主要原因。目前双反尚未正式立案,但是市场多数人士预期,双反通过的可能性较大。因全钢胎中约40%的重量是天胶,若双反案通过则会影响中国天然橡胶需求量15万吨以上,2010年中国天然橡胶需求量达到360万吨,双反案通过影响需求量为4%以上,更多的是中国厂商对胶价后市的心理预期造成不利影响,从而更进一步体现在胶价的走势上。

      综上所述,在外围宏观环境阴云弥漫,消费者信心不足的整体宏观环境下,天胶产业链缺乏利好因素,贸易商压力日趋增重。从技术层面分析,沪胶10日跌停,已逼近10月21日24460元/吨的前期低位,并有进一步向下趋势,下跌目标位为21500元/吨附近。后市关注宏观面形势的进展。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