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胶顶峰已过中长线偏空
  • 时间: 2011-12-07 09:25:16    作者:    来源: 格林期货    点击:
  •      经历2011年初43000点十年大“顶”,胶价牛市已经走到尽头。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长不断放缓,天胶价格一路下行。价格形态上明显出现“头肩顶”,究其根本原因,是天胶供需矛盾逐渐转化,从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需要从全球范围重新审视天胶供需情况。

      产量逐年扩大

      ANRPC预计,2011年全球天然橡胶(26235,290.00,1.12%)产量预计达到1000万吨,比去年增长6%。2012年产量预计继续保持增长达1038.8万吨,增幅3.9%左右,表明橡胶供给总量越来越充足。

      近年来,在橡胶需求稳步上涨的背景下,由于投资资金猛烈炒作,橡胶价格一路狂飙,引发东南亚产胶国大规模扩张胶园,天胶产量连年增长。截止2010年全球天然橡胶年实际产量949万吨,较2000年增长40%。

      种植面积快速增长

      最明显的是印度尼西亚扩产,2001年印尼橡胶产量161万吨,占泰国产量69%,2010年产量达到280万吨,接近泰国产胶水平,是全球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第一,产胶量第二的国家。印尼2004年开始扩大种植面积,至2010年达到382万公顷,年增长率8.5%,逐步加快。随着新种胶树开始具备生产能力,产胶量随之增大,且增长短期内难以遏制。印尼橡胶协会称,2011年印尼天然橡胶产量将增长7.4%,接近300万吨。

      南亚其它国家天胶产量也显著增加,其中越南、缅甸和柬埔寨成为重要天胶出口国。预计越南2012年产量将逼近80万吨,创该国产胶量历史新高。缅甸和柬埔寨产胶小国天胶种植面积增长速度惊人,2011年缅甸种植面积达48万公顷,比预期增长100%;柬埔寨2011年种植面积超过18万公顷,产胶量4.2万吨,年增长率达到30%。中国作为天胶需求大国,云南、海南地区天胶种植面积也以30%速度增长,预计2012年天胶产量将增长6%。

      橡胶需求前景堪忧

      橡胶总产量持续增长下,全球汽车轮胎需求却受宏观经济影响前景堪忧。最新各国制造业PMI指标,欧洲各国已经大大低于50%荣枯线,表明欧洲经济正向全面衰退靠近。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中国和印度,11月份制造业PMI值分别低于50%和在50%边缘徘徊。联合国发布《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称,发达经济体经济陷入泥潭,新兴经济体也无法独善其身,全球经济正在“二次衰退”的悬崖边上蹒跚前行。

      经济衰落导致橡胶需求减缓。IRSG数据显示,全球天然橡胶需求进一步萎缩,中国和印度两大新兴天胶需求大国的进口已经显示出疲态。中国10月份进口橡胶较9月份有所回落,但仍有22万吨,港口保税区积压大量存货,打压国内价格,11月份进口将继续下降。而印度天胶进口已经连续两个月下滑,且降幅都在60%以上。

      汽车产销,中国2011年10月,汽车产销较上月略有下降,多数车型表现不如上月。1—10月,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500万辆,同比增幅较前9个月继续回落。由于2009—2010年超规模发展,中国汽车产销回落可能性加大。印度汽车增长难以稳定,上年印度乘用车销售实现30%增长,今年7月以来持续低迷。7、8月份销量分别下降9%、6%,9月份温和增长1.4%,10月份急转直下,降幅达23%。欧洲方面,2011年1—10月份,欧洲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0.9%,是欧洲连续第三年同期汽车销量出现下滑。随着欧债危机不断深化,预期汽车销售情况更难有根本性好转。

      综上所述,天然橡胶价格走完6—7年大牛市后,将面临较长期的回落和衰退,有可能持续3—4年。短期内局部性短缺可能抬升胶价,但这一轮橡胶辉煌时刻已经过去。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