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地震波及全球 产经领域影响不一
  • 时间: 2011-03-15 09:35:05    作者:    来源: 金融投资报    点击:
  • 上周五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当日亚太股市重挫。本次地震不仅是一次自然灾害,更冲击全球经济和产经领域,它将可能使全球经济复苏的轨迹发生转变,也可能使全球产经市场重新定位。昨日,本报联系到多位业内分析人士,就地震对全球经济、日本本国经济以及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A股中与日本经贸往来较多公司的综合影响进行了分析。

    宏观经济:全球经济复苏轨迹或将改变

    国际经济:地震增添复苏变数

    日本在2010年是全球GDP排第三名的国家,而在被中国超越前,长期处于排名第二的位置,占据世界经济很高的比重。西南证券(600369,股吧)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张刚认为,如此高级别的地震,对处于通胀恶化阶段的全球经济可谓是雪上加霜。

    张刚表示,日本在全球的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目前生产的停滞会造成上述产品的供应紧张。同时,201112月份,日本重回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总值为488.5亿美元,增长28.8%

    不过,就日本地震对全球实体经济所产生的影响观察,平安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何庆明和湘财证券投资部负责人陈刚均认为“影响不大”。

    何庆明表示,通过对比各自地区GDP占日本GDP的比重,可以发现此次受灾4县经济地位,与1995年的阪神地区在当时日本经济中的地位无法相提并论。4GDP占比始终在6%附近徘徊,而1995年大阪和兵库两个最严重的受灾地(不包含其他波及地区),占当时日本全国GDP的比重就高达12.4%。同时,考察4县的产业结构,发现第三产业占比高达。而第三产业的主要成分为不可贸易的服务业,因此可以初步判断,此次地震对国外实体经济的总体影响有限。

    而陈刚表示,尽管该地区集中了丰田、本田、东芝等多家全球“重量级”汽车、半导体生产厂家,但在日本产业“全球化”战略实施多年后,该地区的地震仅会对上述公司在本地的生产基地产生影响,并不会波及到其他地区。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地区核电站安全问题一直未获得解决,因此尚难判断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多大的影响。

    中金公司宏观策略分析师黄文静也认为,日本境内共有10座核电站紧急关闭,核泄漏引起的负面影响现在还很难评估,对日本的近期经济态势将有重要影响。

    日本经济:维持量化宽松政策

    就日本国内经济政策而言,黄文静表示,目前日本央行采取零利率政策,这使本次地震后货币政策刺激的空间较小,但会使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海外资产以刺激经济,并全力维持银行体系支付顺畅。而目前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过去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目前外汇贮备为1.1万亿美元,可为地震灾难提供缓冲。

    事实上,昨日日本央行宣布将通过同日操作向短期货币市场再度注入3万亿日元的额外流动性,共计18万亿日元,为日本有史以来最大规模。

    对于本次大地震的经济损失,尽管日本官方尚无统计结果,但已经有市场分析人士称,本次地震可能的损失为100亿美元。何庆明表示,由于地震对日本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影响难以评价,因此可以参考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的情况。如果此次地震损失真为100亿美元,那么和1995年阪神大地震所带来的损失约1000亿美元相比,其经济影响相对较小。

    长江证券(000783,股吧)宏观策略分析师李冒余表示,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需要增加投资来修复遭到破坏的基础设施,因此作为流量指标的GDP非但不会受到存量财产、资本损失的负面影响,反而会因为重建的集中建设而增速上升。

    根据过去几次地震灾害对进口的拉动来看,李冒余大致计算出本次日本地震海啸引起的进口增加大约为536.5亿美元到853.98亿美元之间。从阪神地震来看,进口急剧增加的产品主要有原材料、机械设备,而进口出现下降的行业包括交运设备、家用设备等。

    汇率影响:日元走势大幅波动

    在地震发生后,日元汇率即出现明显变化。黄文静表示,日元正受到两股相反力量的影响,近期走势可能出现大幅波动。一方面,海外资金因震后重建可能大规模回流日本而支持日元;但另一方面,财政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及央行可能采取的量化措施可能导致日元贬值。

    何庆明预计,日元汇率将上升。由于震后日本国内需要大量资金,因此日本国内存在强烈的回购日元的需求,引发日元在短期内的较大幅度升值。

    李冒余表示,日元或出现一定时间段的坚挺。一方面,震后,日本不仅有资产汇回的需要,阪神地震期间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也表明当时资产汇回的需求强烈;另一方面,地震所带来的影响,将显著抬高银行间拆借资金的紧张程度。

    李冒余表示,从本次地震发生后,目前美元兑日元的走势来看,日元汇率只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出现了贬值,但不久之后就出现了大幅升值。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央行备有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要求日本央行出口支持日元汇率,这不仅有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而且也能够令日本在灾后重建进口原材料、机械设备时付出更少的成本。而从中长期来看,灾后家庭、企业和政府都需要汇回大量外币资产以支持灾后的必要消费、资本重建和基础设施建设。

    不过,从去年末日本央行对于日元过快升值的态度来看,不排除本次干预日元过大幅度升值的可能性。李冒余认为,尽管日元升值的趋势将会存在,但是本次在持续时间和幅度上可能会相对较小。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冒余倾向于认为在日本突发事件的影响下,美元短期内的上行将变得更加困难。

    资本市场:A股影响低于预期

    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里氏9.0级的地震不仅对日本影响巨大,资本市场也是在第一时间对此做出了反应。地震当天,全球股市均以“下跌”相迎。然而,昨日股市的受惊程度相继降低,韩国、香港、印度、印尼均有不同程度的涨幅。

    “由此,我们可发现日本地震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恐低于预期,尤其是对指数的影响将有限,而更大的负面影响还是在于某些具体细分行业上。”湘财证券李萤表示。

    湘财证券徐广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地震会对资本市场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从目前亚太股市和欧美股市的表现来看,这种负面影响并没有如之前预料的那样巨大。”他谈道,昨日亚太股市也没有出现上周五的集体下挫,尤其是A股昨日以红报收,上证指数以0.13%的涨幅收盘,收于2937.63点。因此,从目前来看,地震带来的影响仍主要表现在心理层面,并且呈逐渐减弱的趋势。但目前仍有一个不确定因素存在,即日本的核辐射,“因此,这才是日本地震目前对于全世界,也是资本市场最大的利空因素。”

    海通证券(600837,股吧)昨日午后发布的研究报告也表示,日本强烈地震的影响更多表现在心理层面。外围市场短期内的波动对A股市场的传导也将慢慢消化。资金回撤本土对A股市场的资金流向不会造成直接的冲击,但间接的资本抽离可能存在。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的正面影响不会太大,而负面影响反应很可能有时滞,短期内不会评估得很充分,对市场的影响也不会在短期内显现。相对而言,供求缺口显现的电子、新型化学品、汽车等板块将受到资金追捧,但市场热情较难持续。

    产经领域:电子元器件、汽车牵一发动全身

    电子产品价格将上涨

    “日本地震对各个地区股市指数的影响弱于对某些细分行业的影响”,申银万国蔡华伟表示,从目前日本灾后井然有序的恢复工作来看,排除日本核辐射的更坏结果,日本将在很短的时间里部署灾后重建工作,而重建就意味着机遇,或许日本还将迎来新的经济复苏时机。“但不可忽视的是,日本是很多行业的全球领跑者,尤其是在电子元器件、汽车、新型化工品等在全球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这些行业将受到不容忽视的冲击。”

    湘财证券电子元器件分析师江舟认为,日本此次地震震中距离日本制造业集中地宫城县、岩手县较近,因而对日本电子产业构成了巨大冲击。

    首先,生产线受损、停限电、原材料供应及物流等问题,将在短期内不同程度困扰相关半导体厂商。.

    其次,地震对液晶面板及LED产业的影响恐将有限。根据Witsview的信息,日本主要的面板厂都在日本关西地区,面板厂本身受到的影响较小。日本面板相关供应链,包括面板厂、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以及偏光板主要新世代的产能都在西日本,因距离震中较远,目前没受灾。康宁也正式发布消息,其位于静冈的主要玻璃基板生产基地没有任何人员或机件的损坏。而LED厂商NichiaToyoda Gosei生产基地都远离日本东北灾区,也未受地震影响波及。

    最后,由于国内电子产业上游原材料、零部件需要从日本进口,因此此次地震将通过对日本电子产业供应链的冲击传递到国内,而国内相关电子厂商能否成功成为替代者还需要时间评估。

    汽车产业或将减产

    据了解,此次地震影响日本三大汽车公司丰田、日产、本田,并且相继宣布于昨日关闭日本国内所有工厂,其他部分整车厂和零部件工厂也受到一定影响。除了如丰田东北工厂等离震中比较近的地区的工厂生产设施受到一些影响之外,其他工厂的停工主要因为公路、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遭到破环影响生产、销售以及政府出于安全原因考虑下令关闭。

    国信证券认为,此次地震短期对日本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生产经营有负面影响,但对日本汽车产业未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日本汽车行业产能分布全球,并较好地实现了当地本土化,可根据市场情况调配部分产能和产品。另外,日本本土大部分工厂生产设施并未受到直接破坏,随着震后基础设施修复,生产会逐步恢复。而对于我国汽车行业而言,短期日本进口整车、部分零部件供应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国信证券表示,此次地震短期将导致日本本土部分整车、零部件企业停产或减产,对我国进口整车、零部件市场供应带来短期冲击,短期日本进口车供应紧张,价格可能上涨;同时,日系国产车产品结构、定位较日系进口车低,有一定的差异化,进口车短期给国内日系合资企业带来的替代效应也相对有限;此外,部分日系合资企业的少部分零部件供应可能受到影响。但日本在华合资整车厂进入多年,也在华建立了合资或独资的零部件配套体系,零部件国产化率整体也较高,进口零部件供应短缺带来的影响相对有限。

    “同时要注意的是,日本地震及核电站爆炸等可能会对原油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进一步催生油价上涨,那么会进一步催化汽车行业的结构性调整,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加速发展。”申银万国蔡华伟表示。

    大宗商品:受需求影响波动加大

    日本地震已有3日,但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仍然在“震中”颠簸。大地震侵袭日本,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也为之“惊动”。其中,NYMEX原油期货收盘下跌,NYMEX-4月原油期货结算价下跌1.54美元至每桶101.16美元,跌幅1.5%。同日,东京胶8月期胶合约下跌15.4日元至每公斤401.4日元,跌幅3.7%

    市场普遍认为,此前涨势红火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从此将进入一个短期回调的通道。 但接受记者采访的分析师指出,在地震前,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就已处于大幅调整阶段,地震的发生对相关商品价格的下跌仅仅起了助推作用,对国内期市股市影响有限。

    原油:长期仍看涨

    消息显示,作为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的日本,因受地震与海啸影响,目前有5家炼油厂已关闭,占日本炼油总产能的27%。中金公司认为,由于日本炼油产能的大幅下降,将使原有价格尤其是作为中东出口亚洲原有价格基础的迪拜原油价格,将在短期内承压。

    “很显然,日本地震对石油市场肯定是有影响的,但不会特别大,而且对原油和成品油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湘财证券石油与化工行业研究员王强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表示:“从原油讲,由于日本本身就属于贫油国,大部分石油依靠进口,其中有83%进口原油来自于OPEC国家。因此,短期内地震会造成原油需求的大幅下滑,但即使短期进口量会少,但对整个石油市场不会有太大影响。”

    而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交易员雷蒙德·卡本则表示,按照以往经验,国际范围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油价最初反应是下跌,但短期内就会反弹,因为重建过程将使原油需求增加,从而推动油价上涨。

    长城证券化工行业分析师王刚对上述意见表示赞同。“影响只是短期的,主要还是看需求。我国和日本在石油进出口方面并没有直接联系,因此对于A股市场的石油股来说,影响也不大。”

    橡胶:需求最重要

    据悉,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的橡胶期货在全球具有绝对的定价权,因此在这轮大宗商品下跌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橡胶。TOCOM橡胶期货主力08合约311日午盘跌幅一度接近7%,并已经跌破每公斤400日元的关键支撑价位;而昨日国内沪胶主力合约1105跌停板开市。尽管东京工业品交易所称,地震并未损及橡胶仓库,但是经济的降温势必会减少橡胶的需求。日本两家最大的汽车公司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作出决定,周一实施停产,何时重新生产,目前还没有时间表。

    “由于橡胶最主要的用途便是生产汽车轮胎,丰田本土停产后,对橡胶价格肯定会产生不利影响。总体来说,橡胶价格走势还是由需求来决定。”金元证券农林行业分析师郭伟民对记者表示。

    而东北证券(000686,股吧)农业行业分析师钟大举则认为:“本来橡胶价格就已经处于高位了,地震的发生只是加速了价格的下跌。但震后生产会有所恢复,从这点讲,我认为橡胶在经历大跌后会有反弹,且不排除价格会出现V形走势的可能。”

    爱建证券行业分析师吴正武则指出,在期货市场上,国内外传导机制比较灵活,且由于联动机制影响,橡胶价格变动对股市影响较之其他商品影响更大。“目前股市中,做橡胶的就海南橡胶(601118,股吧)一家公司。其与期货市场的联动机制更为紧密。二级市场上,海南橡胶受期市影响会比较明显,短期内负面影响会比较大,昨日的下跌也表明了这一点。再说,海南橡胶自上市以来,涨幅也是比较惊人的。”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