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胶整下跌趋势并未破坏 短期料有震荡
  • 时间: 2011-05-16 09:45:22    作者:    来源: 上海东亚期货    点击:
  • 本周沪胶价格以震荡为主, 5个交易日中主力合约11092日价格连续收阳,中间2个交易日价格大幅回落,盘中最低跌至3万关口以下,周五价格补回前两日的跳空缺口,又从3万附近大幅上涨至31510元。本周沪胶主力月基本在30000-31500元之间波动。

    本周东京胶走势与沪胶基本相似,东京胶指数基本在365-390之间运行。前3个交易日价格节节攀升,周四大幅回落至周一开盘水平,周五价格基本又补回了先前的跌势。本周东京胶也是作低位震荡走势。

    一周行情分析

    20114月中国天然橡胶进口环比下降近15%

    410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114月中国进口天然橡胶(包括胶乳)18万吨,环比下降15.65%1-4月累计进口64万吨,同比增长1.97%。数据还显示,4月中国进口合成橡胶11.83万吨,同比下滑27%1-4月累计进口50.3337万吨,同比下降14.8%

    从季节性看,通常每年4-6月份是进口量最少的月份,尤其5月份,每年5月进口量都基本在谷底,这与东南亚橡胶季节性割胶量相关。由于天然橡胶供应属于农产品属性,具有鲜明的季节性特征,一年当中存在4个不同周期:2-4月是最大减产期,5-7月是增产期,8-9月是小减产期,而10-1月是最大增产期。

    今年1-4月天胶进口64万吨,同比增长1.97%,增速与去年13%相比,有回落态势。而合成胶进口量回落速度更胜一筹,去年同期合成胶进口是呈现60%以上的增长,而今年进口量大幅萎缩,这与国际油价高企有关。

    下游全球汽车4月份产销均下滑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今年4月汽车产销形势继续呈现低迷走势。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3.53万辆和155.20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5.98%15.12%,同比分别下降1.85%0.25%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43.11万辆和653.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9%5.95%,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58.7154.56个百分点。

    4月,汽车市场延续了上月的低迷态势,汽车产销出现自20092月以来27个月的首次负增长,也是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汽车工业恢复增长后的首次负增长,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影响汽车工业增长的原因仍然有五点:购置税优惠等政策的退出和国家宏观调控带来的影响、燃油价格的不断攀升、部分城市治堵限购政策的实施的影响、受油耗准入政策的实施影响、日本地震的影响,其中日本地震的影响在4月更为明显。

    从汽车季节性产销看,每年11-1月是产销最旺的时期,由于1月份是产销顶峰,2月份产销就会回落1/3左右,3月又会达到高峰,但从4月开始汽车产销会逐步下滑,基本上5-8月是淡季,从9月份产销又会逐步进入旺季。今年由于汽车市场的优惠政策取消,1-4月累计产销增速大幅放缓,去年同期增速在60%左右。今年年初开始汽车产销累计同比增速同样逐步回落。

    20114月汽车产销不止中国出现下滑,全球其他国家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与澳大利亚都出现汽车销量同比下滑的态势,其中以法国,西班牙与日本都是两位数下滑。而其余国家美国,加拿大,南非及印度虽然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但增速也有下滑的迹象。下游汽车产销增速回落,甚至4月份同比出现负增长,对于天然橡胶的消费影响会很大。

    2011年一季度中国轮胎产量增幅大幅缩小

    汽车产销增速下滑将逐步传导到轮胎产销层面,从而对橡胶需求带来较大影响。轮胎厂前期面临较大成本压力,3月初轮胎提价前后,胶价开始快速回落,造成轮胎经销商观望情绪浓厚,造成销售形势转淡,并且一季度过后也将进入淡季,轮胎采购意愿不强。轮胎厂在胶价暴跌的过程中并未采购到太多原料,随着美金胶的快速回升,成本压力重新回归,对开工率会带来负面影响,原料采购意愿也不足,层层传导至天然胶需求层面,将会面临一定的需求增速下滑。

    2011年中国一季度轮胎产量数据看,今年中国一季度轮胎外胎产量为1.69亿条,同比增长1.45%,与去年32.14%的增幅比较,今年一季度增幅大幅度缩水。中国一季度子午线轮胎产量为8814.5万条,同比增长12.28%,与去年同期42.2%的增幅相比较,也有大幅缩水现象。

    美元胶与沪胶价差缩小至正常水平

    截至到本周末,新加坡交易所20号印度尼西亚胶当月合约报价为4482美元,基本与上周持平。折合复合进口价为34500元附近,与沪胶主力合约价差缩小至3000元以内。从复合进口价与沪胶主力合约价差角度看,近两周价差开始回归正常水平,从最高6000元价差缩小至目前3000元附近。从历史价差看,2000-3000元的价差属于正常。

    前期复合进口的天胶价格已经比上海交易所天胶现货月价格低,显然国内胶的吸引力较大,但是本周后几个交易日国内现货月价格开始松动补跌,目前复合进口价格升水于现货月价格,之前的价差在本周得到修复。本周上海全乳胶现货报价较稳定,目前价格在35000/吨,较“五一”节前下跌2000元。上周由于期货市场价格下跌速度快,目前与上海现货乳胶价差接近5000元左右,但这种价差在本周已得到修复。

    交易所库存经历数十周下滑后首次增加

    从季节性角度分析,每年2-4月是天胶供应最少的时期,基本都是去库存化阶段,而5-7月天胶供应逐步增大,目前供应是从全年最少进入新胶开割的阶段,供应紧张局面将会有一定程度缓解。从库存情况看,本周库存结束了数十周的下滑,截至513日,上海交易所橡胶库存为14161吨,增加2310吨。本周交易所橡胶期货注册仓单增加19207835,这是继上周增加后第二周增加。库存变化确实有季节性因素,从历史库存变化看,库存基本在7月份后开始逐步上扬,11月份后接近全年高位。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