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民营胶辉煌的十年
- 时间: 2012-10-19 04:43:35 作者: 邢民 来源: 中橡商务网 点击:
据统计,至2011年底,海南全省橡胶种植面积已达标752万亩,其中:民营胶377.64万亩,首次超过农垦跃居我省橡胶产业的领军地位。在这个超越过程中,近十年是关键。2002年海南民营胶只有187.2万亩,经过10年快速持续发展,至2011年橡胶种植面积达到377.64万亩,净增190.52万亩,即十年翻了一番多。橡胶产量2002年只有8.14万吨,2011年达到19.97万吨,同样超过农垦创历史新高,十年间产量增长2.45倍。亩产达到87.公斤,同样超过农垦创历史新高。由于民营胶的迅速发展,海南省成为我国名符其实的最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国家包括良种补贴在内的多项政策支持,与农垦长期在民营胶发展中发挥的示范带动作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海南民营胶十年辉煌,特别是每年以近20万亩的发展速度强力推进,使全省最终实现橡胶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产量达到100万吨目标带来了希望。但海南民营胶必须十分重视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改变粗放型的管理方式,着眼于周期效益。民营胶粗放管理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提前开割投产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按技术规程树围至少要达到45厘米才能开割,但民营胶普遍没有执行这个标准,往往是提前开割。提前开割最大的害处是树围增长十分缓慢甚至停止增长,对实现周期效益造成致命内伤。其次是重割轻管,在胶园管理上各行其是,技术规程得不到认真贯彻,严重一点可以说是勒索性的生产方式,导致“种七年割七年,最终赚点树头饯”的严重后果。经验证明,橡胶开割后,起码要12-14年才能回收投资成本,开割七年还没有真正到达高产期就淘汰更新,周期效益无从谈起。如果这种粗放经营方式不改变,不但业主得不到应有的周期效益,而且是一种热带资源的极大浪费。民营胶要真正成为领军者,必须首先改变粗放型经营,回归到严格执行技术规程的正确渠道中来,回归到实现周期效益这个核心目标上来。民营胶要重视的第二个问题是从市场对接中获取效益。海南农垦于2001年建立天然橡胶现货电子交易平台,这场流通体制改革的成功得到了国家八部委的充分肯定,对世界天然橡胶市场也带来了强烈反响。十一年来,中橡电子交易市场在经受亚洲金融风暴和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利用先进的电子竞价交易系统发现价格、激励竞争、盘活市场,较好地保护了橡胶生产业主的利益,规范并带活了全国天然橡胶现货交易市场。市场综合信息显示,竞价交易当天实现的销售增值和竞价提高价格总体水平两项加在一起,电子交易每吨增加收入498元,效益十分明显。可是十一年来民营胶广大业主对中橡电子交易市场视而不见,依旧在自家门口等待别人来收购。2002年海南日报记者祈海宁在报道民营胶业绩时,把当时民营胶每吨售价7200元歌颂了一番,说种橡胶效益如何如何的好。可是对比之下,中橡市场同年的电子交易平均价为8946元,即:电子交易综合干胶平均价每吨比民营胶传统交易平均价高出1746元。这是民营胶胶厂卖主的价格对比,扣除加工费用和中间环节费用,橡胶生产业主实际得到手的约占胶厂卖主售价7200元的70%,即每吨只有5000元左右。由此可以看出,一吨橡胶在电子交易平台交易可以得到8946元,而民营胶生产业主不善于与市场对接,与电子交易价格相比,每吨扣除加工费用后至少减少收入3000元。这就表明民营胶生产业主不善于与市场对接吃了很大的亏。目前全国兴起农民合作社与超市对接的“农超对接”热潮,而且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性措施。海南广大民营胶生产业主应该紧跟潮流,按照“自愿参加、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原则,成立民营胶合作社,并与农垦胶厂或达标的民营胶厂签订代理加工协议,负责把社员生产的产品统一收集起来交给协议胶厂代理加工,然后可以以合作社名义利用中橡电子交易平台进行挂单交易,由中橡市场将货款汇入合作社账户;也可以委托代理加工厂方帮助销售,然后按委派日中橡市场实际成交价与工厂结算,这样可以省去合作社进入中橡市场的所有手续和费用,是一种效果同样且操作便捷的最好方案。合作社在操作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委托代理加工这个利益核心,绝不是简单地给工厂或别人收购,这样才能真正减少中间环节,同时还可以利用工厂品牌提升民营胶产品质量,获取农垦胶同样的利益。2011年全省民营胶产量达到19.97万吨,中橡市场2011年综合干胶平均售价是每吨33110元,如果民营胶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与中橡市场对接,就可以实现增收19.84亿元,这对广大民营胶生产业主而言,绝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是非常容易实现的目标,希望引起民营胶生产业主高度重视。今年橡胶价格严重下滑,预计每吨全年平均价24500元左右,恰逢今年又是橡胶生产风调雨顺的好年头,估计民营胶产量将达到22万吨。即使价格严重下跌,按上述路子与中橡市场对接,民营胶生产业主仍然可以增加收入15亿元。第三个问题是要重视品种改良,一是继续发挥农垦专业育种优势,坚持使用标准化种苗。因为橡胶是长期作物,从种植到更新一个周期长达32-33年,一旦品种选择不当,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即使在投产后若干年被发现,除了提前淘汰更新之外,别的补救措施都难以奏效。从长远看,全世界都非常重视培育和引种胶木兼优橡胶新品种,海南尽管台风多,也应该朝这个方向发展。国家应该充分重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人才技术优势,大力支持天然橡胶新品种的培育,最终实现海南橡胶胶木兼优良种化目标。据介绍,马来西亚培育的编号为RRIM-2025胶木兼优橡胶新品种,亩产超过160公斤,更新时还可获得橡胶木材20多立方米,相当于农垦目前木材亩产的10多倍,更新时光木材收入就相当于橡胶前期投资的4倍。还有一个问题是海南省政府主管部门,应制订全省天然橡胶产业发展规划,针对目前胶园良莠不齐和低产的现状,提出一揽子提前更新计划方案上报国家农业部,争取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坚定地朝着1000万亩100万吨目标推进,这是我省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希望所在。在海南没有胶木兼优当家品种之前,国家的良种补贴应考虑用于胶木兼优品种的培育和引进,避免产生补不到点子上的错位,继续贻误我省推进第二次橡胶良种化进程。
总的看来,海南民营胶生产面临的问题很多,但民营胶毕竟是实现全省橡胶产业发展目标的举旗者和希望所在,按照前十年的发展速度,再有十年时间种植面积1000亩的目标可以实现,再用25-30年时间实现胶木兼优良种化,最终达到100万吨目标就大有希望。2011年海南民营胶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都超过海南农垦,辉煌的业绩将成为发展我国最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巨大推动力,只要坚定地通过成立合作社实现与市场对接,减少流通环节,民营胶生产业主的收入将大大增加,橡胶产业应对市场价值变动风险能力也将大大增强。
(中橡声明:中橡商务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进行的投资行为,风险自担。)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