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对美元连12日涨停 1千美元1年缩水169元
- 时间: 2012-11-16 11:48:43 作者: 来源: 潇湘晨报 点击: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881,较前一交易日6.2891下调10个基点,为连续第七个交易日下调美元/人民币中间价。受中间价再次调低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4日开盘再次触及涨停价位6.2252,为连续第12个交易日触及1%的涨停上限,创1994年汇改以来新高。 本报综合报道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汇改新高
14日早间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依然没能改变近期开盘即涨停的走势,创1994年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从7月中旬年内低点算起,截至目前涨幅已超过2.5%。人民币持续升值,刺激金融机构和投机资本追涨杀跌,踊跃结售汇。
相关交易员称,随着9月以来中国经济开始企稳回升,市场对人民币走势预期悄然生变,前期持有过多美元的私人部门及银行间机构开始考虑削减美元头寸,加上企业结汇需求的季节性上升,银行代客结汇盘汹涌如潮,而银行间市场美元买盘寥寥,偶尔个别大行抛出买盘也很快被一抢而光。在此背景下,预计短期境内人民币对美元强势局面还将维持一段时间,但预料人民币不会出现持续单边升值。
目前市场普遍观点认为:人民币近期升值压力短期难以缓解,但年内升幅有限,可能很难突破6.20关口。也有市场分析师认为,近期人民币连续涨停或为本轮人民币升值前奏。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未来人民币变化方向还需看风险偏好变化和央行调控方向。美国大选结束之后,市场对美国财政悬崖的关注度增加,并可能拖累风险偏好向下。同时随着热钱流出问题的缓解,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大涨的过程很可能在11月中旬后结束。
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
对于广交会中接到美元订单的企业,人民币升值会使原来盘算好的收益在换汇后大缩水。
中信银行(3.58,0.01,0.28%)国际业务部高级分析师梅治信说,7、8月时市场对人民币持看空态度,导致大多数企业账户上存了大量美元、也不选择结汇。在近期人民币猛涨的态势下,企业纷纷采取结汇,进一步加速人民币升值。同时,供汇不多,导致当前无法彻底消化掉结汇需求,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结构单一的银行无法实现自我对冲,不敢接受企业结汇要求。
某大国有银行广东省分行国际部副总经理表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定价将更加市场化,人民币双向波动的表现将更加明显,汇率波动越大,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成本也越大。“此类企业应该善于通过远期结算、人民币期权等衍生工具来规避风险,保障自己的利润。”上述国有银行负责人提醒企业。除了避险工具之外,事实上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是应对汇率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可以规避汇兑损失,降低经营成本,免除购买金融避险产品发生的费用。
算账
1000美元存1年缩水169元人民币
随着人民币升值,你账面上的美元资产正在悄悄缩水。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手中握有1万美元,选择以美元形式放在银行存1年和立即兑换成人民币存在银行将产生1691元的收益差,这相当于每1千美元就要损失169元人民币。就算只存了1个月,这个数据也是惊人的。以11月为例,13天的时间里1万美元就损失了132.7元人民币,相当于每1千美元要损失13.3元人民币。
某国有银行国际业务部负责人表示,如果没有出国或留学等需要,以目前的形势还是将美元及时换成人民币比较好。另一家国有银行的理财经理王娟则建议:“市民也可以通过外汇理财产品或炒汇来实现外汇的保值增值。”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