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胶反攻行情难现
  • 时间: 2012-11-29 10:24:00    作者:    来源: 期货日报    点击:
  •        在国内下游行业转入季节性淡季以后,天胶产业链格局整体趋弱令高库存形势愈加严峻,而全球车市前景堪忧也降低了轮胎企业双节备货能力。未来仅凭扑朔迷离的收储政策料将难以推动胶市发动反攻行情,沪胶踟蹰徘徊的振荡走势或将有利于跨月套利机会的出现。

      供需格局转偏多

      受益于新胶面积扩大以及割胶技术提升,今年全球天胶产量将继续维持增势。不过伴随着胶价持续走低,胶农生产积极性受挫将导致部分产胶国产量出现滑坡。天胶生产国协会(ANRPC)最新月度报告显示,除了越南全年产量增幅有望达到17.6%以外,其他如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柬埔寨产量均将陷入萎缩,其中马来西亚全年产量预期将下降4.6%,而斯里兰卡则下滑约4.4%。产量预期不佳以及削减出口政策施行缓解了此前天胶供应充足的现状,而主要几大消费国进口预期增强令供需平衡趋势转为利多。有关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各成员国进口天胶累计量较2011年同期大幅增长了16.7%,预计全年进口增幅将达到11.9%。供需格局重新转向利多有助于提升全球胶价重心并激励多方参与热情。

      海外车市遇滑坡,需求驱动显疲态

      由于临近年底,全球车市销售日渐疲弱,加之美国“财政悬崖”危机迫近以及欧债危机时常发作导致10月海外新车销量整体表现弱于预期。据统计,由于11月初美国东海岸遭遇飓风桑迪袭击,造成美国当月轻型车销量放缓至109.23万辆,同比增长仅为6.9%。欧洲市场,由于债务问题迟迟难有新的突破,10月欧盟27国新车销量跌破百万大关,延续13个月跌势下滑至95.9万辆,同比萎缩4.8%;前10个月累计销量为1032.73万辆,同比萎缩7.3%。

      更惨的是日本车市,虽然上半年日本新车销量表现强劲,但随着补贴政策结束以及海外需求骤降,10月日本新车销量下滑了9%,其中“钓鱼岛事件余波”令其对华汽车出口量暴跌82%。考虑到后期美国“财政悬崖”威胁,而欧债危机短期又难以解决,加之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未来全球主要几大海外车市将延续萎靡态势,前景不容乐观。

      跨月套利机会有望出现

      终端车市趋弱,加之欧盟轮胎标签法新规效应扩散,今年国内轮胎企业效益普遍不佳,原料采购力度弱于往年,直接推升了青岛报税区橡胶(23765,-25.00,-0.11%)库存持续走高。截至11月26日,保税区现货橡胶库存已达到28.2万吨,较10月底再度增加1.1万吨。由于后期临近一年一度的双节备货期,资金面趋紧,多数轮胎企业将减弱现货市场天胶采购力度,但出于保证生产经营安全,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动用少量资金提前锁定原料货源,这样即节省仓储费用又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考虑到新年春节在2月,因此买入1301合约在1月中旬交割成为最佳操作模式,而为了避免年后一旦出现销售乏力情形,不排除部分企业会在1305合约上进行卖出保值操作以对冲1301合约的敞口风险。而现货企业在沪胶市场进行的买入和卖出套保操作,将在无形中拉大近远合约基差。

      未来美国“财政悬崖”危机和欧债问题依旧是宏观面两个最大的利空因素,但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较低。未来沪胶市场将继续呈现振荡行情,跨月套利机会有望显现。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