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农垦迎来裂变式扩张的契机
  • 时间: 2012-11-09 07:52:05    作者: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
  •    11月6日上午,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与海南农垦集团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基础化工、橡胶轮胎及化工装备等相关业务上开展合作。

    就在一个星期前,首批20万只医用检查手套从海南橡胶集团位于澄迈老城开发区的深加工园区开始发货,正式进入中国医药集团销售网络体系。

    与央企接连开展合作的背后,是海南农垦步步为营、加快海南天然橡胶从种植初加工向精深加工领域转变,力争进入中国五百强企业的勃勃雄心。

    再造“巨无霸”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央企要做大做强主业,严控非主业投资。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央企要将非主业、非战略性业务剥离出去。即使是盈利的业务,如果不符合公司发展战略,也要坚决退出。

    顺势而为的海南农垦,由此相中央企调整产业的契机,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寻找合作对象,并锁定了中化集团。

    “去年下半年以来,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海南农垦天然橡胶的优势,把天胶深加工产业链做强做大,海垦与中化集团进行了多次沟通和协商。”海南农垦总局党委书记、海南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一新说。

    作为我国最大的化工企业,中化集团业务范围涵盖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橡胶轮胎、化工装备等基础化学品业务。

    中国化工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杨兴强今年9月在海南农垦考察时透露,按照相关发展规划,中化集团须加强资源整合,突出做强主业,而海南省委、省政府对海南农垦集团在“十二五”末实现产值千亿元的目标寄予厚望,双方优势互补性很强。

    据透露,中化集团一直关注海南橡胶的发展,该集团直属的橡胶总公司主要从事轮胎、橡胶、乳胶及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经营业务;而海南橡胶有意向下游产业延伸,使用橡胶原料最多的下游产业就是轮胎,随着中国经济、汽车和高速公路的发展,轮胎产业拥有长期不断增长的需求和优势。为此,中化集团希望与海南农垦在业务上有更多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此次中化集团剥离出来的资产达500亿元左右。按照约定,中化集团和海南农垦集团将各自拥有相关企业50%股权,通过合作再造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

    加快并购重组步伐

    斥资3.62亿元并购新加坡R1公司75%股权、加强与国药集团的战略合作,做足做好橡胶深加工这篇大文章,加上昨天与中化集团签订的合作协议,综观近年来海南农垦一系列资本运作,不难发现其通过并购重组快速做强做大的勃勃雄心。

    王一新坦言,长期以来,海南农垦从事的是传统的农业种植业,如果沿用传统的方式发展,迅速做到千亿元产值的目标很难。必须用市场化的理念加快发展,要依靠资本市场的力量加快并购重组步伐,快速把海南农垦集团做大。

    细细梳理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后海南农垦,其步步为营发展的两条主线清晰可见:一条是核心产业天然橡胶要从单纯的种植向粗加工、精深加工、物流贸易一体化延伸;另一条是发挥海垦资源优势,改变以前海垦人单一靠“橡胶吃饭”的局面,使热带现代农业、旅游地产业、金融服务业竞相发展。

    “海南农垦和中化集团均为国有企业,后者现在所走的做大做强的路径,对农垦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双方在橡胶业务上的合作发展空间巨大,可尽快开展业务层面的合作,不断探索,积极推进下一步合作。”海南农垦集团总经理、海南橡胶集团董事长林进挺说。

    天胶产业链有望延伸

    今年9月26日,海南省企业联合会、海南省企业家协会发布2012年海南百强企业名单,海南农垦集团以营收127亿元首次进入“百亿俱乐部”。

    海垦人的眼光早就跳到岛外。

    按照国际通行方式,以企业年度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前年跻身中国五百强企业排名最后一位的营业收入是111亿元,去年是142亿元。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发展,海南农垦集团迅速发展壮大。2001年以前,海南农垦总公司的营业收入长期徘徊在40亿元左右,2010年政企分开成立的海南农垦集团营业收入达67亿元,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已接近中国五百强企业的入围标准。

    “省委、省政府对海南农垦的改革发展寄予巨大期望,海南农垦集团今年要努力确保实现销售收入不少于260亿元,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王一新说。

    长期研究海南经济的省委党校教授唐镇乐认为,有着61年历史的海南农垦利用自身资源和品牌优势,有选择地加强与央企的战略合作,这是一种快速做强做大自身实力、延伸天然橡胶产业链的较好路径和方式,有助于实现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做法值得其他企业和产业借鉴。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