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让海南农垦迸发前所未有活力 成全省未来发展重要增长点
- 时间: 2012-03-13 10:06:28 作者: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本报海口3月7日讯 (记者 刘棠琳)今天上午,海南代表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海南厅开放团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接受记者采访。人民日报记者对海南农垦3年多来的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提问,省委书记罗保铭,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省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一新总结了海南农垦3年多来的改革经验。罗保铭指出,海南农垦3年多来的改革实践证明,改革让海南农垦迸发前所未有活力,要继续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使海南农垦成为海南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发展后劲。
罗保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把海南农垦下放给地方的决策是正确的,海南农垦实现了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三融入”。
罗保铭举例说,海南农垦通过改革实现了政企分离,成立了海南橡胶集团,去年成功上市融资47亿元,并启动了对其它橡胶产业资源的并购重组,甚至走出国门去寻求合作。“如果没有股市融资的47亿元,是根本做不到的。这证明政企分开是正确的,要让企业在市场中寻求发展活力。”
民生方面,海南农垦的学校、教师、退休职工的养老、在职职工的医保都下放地方,解决了农垦职工的后顾之忧,也是“管理融入社会”的一个标志。
“现在海南农垦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实践已经证明,今后还有更大的发展。”罗保铭说,海南农垦的人口占海南的八分之一、土地资源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激活这些资源就是海南发展的长远后劲,也是海南未来发展一个重要的新增长点。海南农垦将坚定不移继续深化改革,使海南农垦成为海南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发展后劲。
王一新说,过去海南农垦民生欠帐较重,大规模群体事件时有发生,产业结构单一,职工收入很低。在这种背景下,省委、省政府敢于担当,主动向国务院请缨,要求启动改革,把海南农垦的管理体制下放给海南省全面管理,这体现了“宁要微词,不要危机”的担当精神。
王一新谈到,海南农垦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之所以改革能够取得一定成效,是因为创新管理方式,给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国务院首先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空间,同时海南省委省政府把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当年全省的一号工程,专门出台文件扶持,加上全省各部门全力以赴支持农垦改革,这些都是海南农垦取得初步成效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在开放团组活动中,共有65家中外媒体的108位记者涌入海南厅,聚焦海南发展情况。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