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库存仍在增加 沪胶反弹阻力巨大
- 时间: 2012-08-02 09:49:34 作者: 来源: 期货日报 点击:
沪胶在下破22000后展开反弹,但反弹力度明显受到空头资金遏制,呈现冲高回落态势。而这正是目前天然橡胶(22410,40.00,0.18%)产业链受经济环境影响,处于困境之中的真实体现。
全球经济依然疲弱
欧债危机对全球市场形成拖累。近期西班牙2年期短债收益率突破7%,表明除了短债,西班牙已经没有能力向市场融资。同时,希腊问题的解决步履维艰,现金的枯竭导致希腊破产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欧洲央行的救助效果并没有预期乐观。欧元区释放的坏消息不断刺激市场,对商品市场形成系统性压制。
国内宏观经济局势也不容乐观。市场预计7月份CPI将回落至2%以内,PPI可能继续下滑至-2.3%,环比下滑0.2%,表明7月份内需更弱。近期,中央政府要求“把稳定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各地方政府更纷纷发出要加大投资的声音,说明地方经济亟需提振。但是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往往是对过剩产能的再扩大,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下游需求不足的状况,预示着投资收益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市场投资信心不足。
经济的总体回落在天胶产业链上的表现是:市场信心不足,投资回落,企业经营出现困难。
需求端严重不足
从实际接触到的橡胶—轮胎—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来看,普遍存在资金链紧张,或者销售不畅等问题。
从最终端的汽车行业看,自5月份以来,大部分企业一直处于减产去库存化过程中,但效果有限。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均创新低:汽车产销952.92万辆和959.8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和2.9%,远低于之前的增长速度。销售终端4S店的汽车库存积压仍然严重,为正常情况下的1倍以上,预计8月份将持续。由于7月份处于传统的汽车消费淡季,生产企业大多调整了生产节奏,8月份部分企业将安排休“高温假”,短期内将进一步降低对上游轮胎的需求。
近期轮胎企业开工率持续下降。前期由于原料价格走低,许多轮胎厂商大批采购原料,生产开工较为积极,利润有所增加。但随着市场变化,国内汽车限购城市逐渐增加,汽车销量增速明显回落,轮胎销售遭遇“瓶颈”。
不仅国内轮胎行业受到冲击,国际轮胎巨头也深受欧债危机危害。近期米其林2012年上半年报出炉,消费者信心低迷、经销商去库存化成为困扰市场的主要问题,上半年米其林的全球销量下滑幅度达8.3%。轮胎行业的生产减速和风险增加对天然橡胶消费产生了直接影响。
天胶库存仍在增加
一些贸易商为了摊平前期橡胶的购买成本或者豪赌天然橡胶价格反弹,仍在不断囤货。根据青岛保税区仓库统计,目前青岛地区橡胶库存超过23万吨,迫近历史高点。从进口方面看,6月份我国天然橡胶进口量高达16万吨,同比增长45.45%;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天然橡胶99万吨,去年同期进口量为87万吨,同比增长13.79%。在目前下游需求不振的背景下,企业的囤货行为很可能以亏损收场。
综上所述,目前宏观经济的不振已经切实反映到橡胶-轮胎-汽车整条产业链上,这对天然橡胶需求形成了根本性压制,将在中长期内持续打压天然橡胶价格。因此,沪胶反弹阻力巨大。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