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农垦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惠及垦区人
  • 时间: 2012-09-25 09:23:58    作者:    来源: 南海网    点击:
  •        9月24日上午,海南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海口召开。南海网记者从会上获悉,自实施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教师工资从原来的2000元/月涨到了3900元/月,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由2008年的677元/月提高到了1151元/月,垦区人实实在在受惠到改革的成果。

      农垦社企分离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9年5月27日,海南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作出了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称“决定”)。

      3年多来,海南农垦管理体制经历了由“省部共管、以省为主”到海南省全面管理的历史性变革,并全面完成政企分开任务。同时,垦区民生得到明显改善,教师工资从移交前的2000元/月提高到目前的3900元/月;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由移交前的677元/月增加到2011年的1151元/月;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额由原来最高2万元提高到26万元,65万农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纳入市县统筹管理,住院费报销平均为15万元,增幅达1150%。

      同时,已建职工保障房13.2万套,垦区职工每户拥有一套产权房目标接近实现;41.5万人告别了长期喝地表水、含氟水、苦碱水的历史;垦区农场3384个生产队(村)全部通水泥公路;缴纳19万退休人员10年的医疗保险补偿费16.5亿元;国有资产的盘活,解决了7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

      会上表示,农垦改革是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问题。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启动以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且随着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改革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

      2012年8月上旬至9月上旬,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深入儋州、琼海、保亭等9个市县,就贯彻实施《决定》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执法检查。期间,执法检查组发现部分农场开始出现农场职工和公司职工之间土地资源、收入分配不公等现象。

      澄迈县的红光农场现负债4508万元,在职不在岗职工1506名且无固定工资收入,仅靠自营经济维生。农垦体制改革后,人与地二者分离,职工的生存空间变得狭小。农场中的向阳队原有胶工100多人,改革后海胶公司进安排7名割胶工就业,剩余赋闲在家,就业矛盾突起。此外,农场属地化管理认识不统一、农垦现行机构关系复杂、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成本高资金缺口大等问题也均成了改革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稳步推进农垦管理体制改革

      会上说,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省政府职能部门要切实负担起为农垦改革做好工作的责任,要建立健全各项社会职能移交的机制和配套政策。同时,社会职能移交需根据实际情况,不能一刀切。

      针对农垦现行管理机构复杂化、利益多元化的问题,会议建议进一步明确农垦改革后相关部门、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确不同的管理职责、义务和利益关系。对于改革资金不足的问题,争取中央财政再支持一点、农垦集团分担一点,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农垦管理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