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垦代表在两会:农场需尽快纳入市县总体规划
- 时间: 2013-01-28 08:59:53 作者: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又到一年两会时,又是一年新期盼。改革、收入、就业、住房……海南省两会即将盛大开幕。您最关心什么?您有哪些期盼?
本报今起推出《记者跑两会》专栏,将对准读者关心的话题,采访正在履职、参政议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海南农垦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百万农垦人的期盼和呼声。读者诸君,请跟随我们,倾听各界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传递来自基层最平实的声音。
三道农场场长陈泽忠:希望更多政策普惠海垦 加快农场发展
“一天超过一万游客进入农场辖区内的呀诺达及槟榔谷景区,旅游专线却没有同步增加,这对提升旅游的品质和当地发展环境都是一种‘堵塞’。”近年来,三道农场充分挖掘地理优势,强势发展旅游业,借力带动全场经济升温。作为省人大代表,三道农场场长陈泽忠欲就完善旅游业基础建设、农场社会职能移交等问题递交提案,争取农场及该区域发展更加畅通。
交通一小变,发展一大变。对于三亚旅游热点海棠湾的“邻居”——三道农场而言更是如此。发展旅游经济,重要的一环在于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年300多万游客出入三道地区,景区越拥堵,对于农场居民而言越困扰,旅游品质也会越低,”陈泽忠说。据了解,横穿三道农场的海榆中线,每天的车流量已超负荷,改变“跟不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很迫切。对此,陈泽忠将建议对三亚藤桥至农场境内的15公里路段加大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区域旅游配套基础服务。
如果没有便利的交通,再好的资源优势也会打折扣。随着近几年垦区场队公路建设的覆盖程度加大,职工群众从出行难变成了出行易。但据统计,去年垦区共有6054公里公路需要养护,只有4068公里被列入省交通厅正常养护的公路里程。作为垦区重要的旅游经济区域,三道农场境内仍有部分公路尚未列入当地政府管理养护,上限载重15吨的道路,长期被来往频繁的超载重车碾压,而 “因为没有相应的执法权,权责不对等,三道农场无法提高道路管理力度。”陈泽忠表示,他将带着问题在两会中与地方政府代表一起讨论,为推动农场和地方的共同发展发声。
在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从“管不管”到“怎么管”,垦区职工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建设不仅需要与区域经济一起和谐发展,还需要农场社区有效发挥管理职能。
在两会吹起发展新风之际,陈泽忠把职工群众的呼声形成建议,带进两会的讨论现场,盼望此次两会能释放更给力的发展信号,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推进农场社会职能属地化管理,惠及更多垦区职工。
畅好农场场长黄芳:农场需尽快纳入市县总体规划
近年来,随着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畅好农场二次创业步伐也不断加快,凭借“五指山·国际城”、“五指山·天之城”等项目,拉开了农场抓项目、促发展的序幕。
根据“十二五”规划,琼中至五指山路段高速公路即将开工。作为省人大代表,畅好农场场长黄芳认为,中线高速公路开通后,让从前的非开发热点地区琼中、五指山等市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畅好农场的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为农场带来更多商机。面对新的机遇,农场领导班子要抓住机会,争取更多大项目上马,从而推动农场经济发展。但是,在此进程中,由于农场土地尚未进入五指山市总体规划,也让农场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困难重重。尽管近年来,在五指山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农场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最终促成相关项目顺利进行。
比如,作为五指山市委市政府与海南农垦倾力打造的重点项目,于去年先后开工的“天之城”、“国际城”项目就是双方齐心协力、相互支持、资源共享、共同推进的结果。
但是,今后畅好农场还将陆续推出多个项目,如五指山侨晟国际养生园、森林公园项目、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花卉种植以及农业种植项目等,仍需要大量协调解决规划问题。若农场不能整体进入市县规划,终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用地招标问题。
作为人大代表,黄芳建议,希望当地政府把农场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纳入当地的城乡规划中统筹安排,实现农场和市县共同发展,真正实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
黄芳认为,农场和市县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五指山市的发展能带动农场经济的腾飞,反之亦然。所以,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农场与市县应携起手来,共同推动一方经济发展。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