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农垦集团工会千名胶工割胶大练兵
- 时间: 2013-10-14 10:02:45 作者: 来源: 人民网-海南视窗 点击:
人民网海南视窗10月12日电 (通讯员 潘垣臻)上千名胶工、10家培训点、辐射海南省25家海胶基地分公司——海南省农垦集团工会2013为职工办十件实事之千名胶工岗位技术大培训活动近日圆满落幕。
“根据安排的培训指标,我们原计划每家培训点培训100人,没想到职工的热情很高,纷纷争着来报名,最后培训了1500人,超出规定指标近500人。集团工会从海胶基地分公司中精挑细选,选出12名在全国割胶技能大赛上获得好名次的优秀割胶工担任辅导老师,希望通过提高割胶技术入手,不断提升胶工的专业素养,助力农垦集团橡胶产业的发展”,农垦集团工会副主席张爱莉告诉记者。
9月24日下午,记者在金鸡岭分公司活动点看到,虽然离活动时间还尚早,但现场已经熙熙攘攘,上百名胶工自带胶刀胶桶有序地聚集,队伍里有年纪大点的老胶工,也有刚开始上岗的新胶工,活动开始前大家便先交流起来,好不热闹。这天,活动不仅在金鸡岭分公司举办,还在红光、中坤分公司同时开锣。
磨刀不误割胶工
在红光分公司,一把光亮锋利的胶刀在胶工们手中传看。“哇,神刀手的胶刀真是磨得漂亮,怎么做到的”,“我要是也能把胶刀磨成这样,产量一定高”,胶工们看着胶刀羡慕的说道。
“来,我现在就把磨刀‘绝学’传授给你们!”,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来自金江分公司,连续三届夺得全国割胶大赛磨刀第一名的禤德胜。
“胶刀要选钢制好的,内外要平整,两翼大小要一致。一般来讲,胶刀每天都要磨光滑锋利。磨刀石一定要自己打磨到平整,不平整的话就会使胶刀变形,损坏胶刀。先磨刀胸,再磨两翼,刀胸和刀柄要成一条直线,刀形定好了以后,磨刀石就不要再碰刀胸,平口的时候,刀锋顶点要高出两翼0.1毫米,开口必须要用钢石搓,宽度是0.5-0.6毫米……”,禤德胜一点一点的传授磨刀技巧。
通过禤德胜的讲解,胶工们豁然开朗,便根据技巧要点自己开始练习起来。中坤分公司第五作业区十二队辅导员莫进勇高兴的说,当了这么多年的辅导员,总是不能磨出一把让自己非常满意的‘一字凿口’胶刀,今天听完讲解我终于懂了,你看,这是我刚才磨的,多漂亮!
中坤分公司第三作业区总辅导员王则江深有体会的说:“原来磨刀,磨到三角点处不是沙口就是崩口,道口不整齐,今天通过“神刀手”的指点总算明白了,真是收获不少。”
“你可别小看磨刀这道活,要想产量高,首先看磨刀。磨刀不误割胶工呐,一把好的胶刀单产可提高5%至15%呢。通过练习,他们普遍都有了不小的进步,只要掌握磨刀要领,每个人都可以磨出一把漂亮的胶刀”,禤德胜对记者说。
“稳、准、轻、快”藏奥秘
都说割胶的时候要“手、脚、眼、身”四配合,达到“稳、准、轻、快”四要素。这些理论早已在广大胶工的心里扎了根,但要说如何做到,却是大多数胶工心里没谱的。那么,这里面有多少奥秘呢?
在金鸡岭分公司,大家正围着一棵树桩认真地看着一位年轻小伙子割胶。“这年轻人的割胶技术厉害啊,你们看这个割面,既整齐又美观”,大家议论着。这位年轻小伙子便是来自加钗分公司,夺得第三届全国割胶工技能大赛第一名的虞海浓。
“我们首先讲中低割线,下刀前与收刀时,必须要站马步。下刀时,身体最好正对上水线,由左手腕用刀,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下刀翼稳定胶刀,刀背紧贴后水线将胶刀略向外侧,并与割线相同的斜度向内插入树皮。拿刀要稳,避免刀口有摇晃,接刀要准,一刀接一刀,做到不漏刀、不重刀,在行刀的时候注意用力要轻,减轻对割线割面的摩擦,并且动作要快,要以身带刀,不要以刀带身……”,虞海浓一步一步的分解动作,传授技巧,胶工们看得尤为认真,有的还用笔记本记下动作要领。
听完讲解,胶工们跃跃欲试,边练习边请教,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神刀手”的现场指导,纠正自己多年形成的一些不正确的习惯性动作。“你这只手要抬高一点,哪只手抓刀柄,就用哪只手用力向前推,马步要站稳,刀柄不要对胸”,“你行刀到离水线2-3厘米的时候,一般挑1-2刀,然后将刀平稳地推到前水线。你看,当你上方的刀翼推到前水线时,下方的刀翼还没有切入,这个时候你要把手稍微放低点,同时上身稍弯腰,眼睛要注意看,使整个刀口与前水线平起,轻轻地把刀向外刮出,这样收刀就会很整齐”,虞海浓指导着练习的胶工。
中坤分公司第七作业区总辅导员王康任在树桩上练了一遍又一遍,可能是觉得自己占用了其他人练习的时间,抬头不好意思的说:“我今天一定要把割胶的姿势、步伐调整到最标准,因为我还要回去指导其他胶工,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在割胶岗位上真正做到向技术要产量。”
据统计,做到“稳、准、轻、快”四要素的技术优良胶工要比技术一般的胶工多产20%~30%的橡胶,且橡胶树经济寿命长。
“三均匀”达标产量高
所谓“三均匀”,即深度均匀,接刀均匀和切片均匀。“三均匀”达标既能挖掘橡胶树产胶潜力,又能养树,做到产量高,伤树少,耗皮少,再生皮恢复快,对橡胶树的产量和健康状况都有直接的影响。
活动期间,来自乌石分公司,曾培养出刘金凤、虞海浓等全国割胶状元的教头卢文平,向大家透露了教科书中都没有的诀窍。他说,现在大家割胶的时候刀胸都习惯用2厘米或者2.5厘米,这样既伤树产量又低,我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论证,刀胸用1厘米最合适,能更好的做到“三均匀”, 能割出标准的近四方皮,且割面整齐有小线纹,产量又高。
在龙江分公司活动点,有三个来自海南大学,目前在龙江实习的研究生也兴致勃勃的参加了培训。研究生晁金泉告诉记者,毕业后他打算致力于橡胶栽培研究,平常看了很多的理论,今天实地观看并体验了割胶,觉得割胶技术非常精妙,不懂得要领真的影响很大,以后要多多学习,才能把研究课题做扎实。
潘金菊,是龙江分公司的一名割胶工,连续两年被评为海胶优秀割胶工,可是当她看到老师们现场展示的割胶技能,不禁感叹道,看到老师,才知道自己的差距。她学得很认真,她告诉记者,虽然获得了荣誉,但是与老师们相比,自己的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能骄傲自满,放弃学习以后就赶不上了。
“大家都很好学,下雨了都没有跑开,就怕听不到重要讲解,我们指导他们也很开心,很有成就感,就是培训的时间太短了,希望以后这样的培训能够多多举办,对提高整体割胶技术有很大帮助”,卢文平说道。
看着胶工们认真学习,西培分公司总经理符石寿由衷的高兴。他说,今年橡胶生产时间已过半,在生产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农垦集团工会举办千名胶工技术培训,到基层传经送宝,以“练兵”来促进生产,真可谓是“雪中送炭”啊。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以点带面,掀起“学技术、练技术、重技术”的割胶技术大练兵活动,促进割胶技术上新台阶。
9月24—28日,为期5天的活动结束,12名教员分别奔赴东、中、西线10家活动点完成了教学指导。活动虽然短暂,但是教员们传播的知识与技巧,犹如人体中缓缓流动的血液,温暖着每一位胶工,滋养着每一棵橡胶树,支撑起海南农垦的橡胶帝国。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