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胶:关注万九关口的市场突破
  • 时间: 2013-11-22 09:05:01    作者:    来源: 南华期货    点击:
  •       10月下旬开始,胶价打破了横盘整理格局,破位下行。我们通过对历史上沪胶期货季节性收益与风险进行统计,发现11月份胶价录得跌幅的概率较大,而12月份往往对应着胶价上涨周期。对比当下走势,似乎也合乎历史规律。

      其实,步入11月份,市场并不缺乏利多因素,比如国储收胶、国内陆续进入停割期,以及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红利的期待。然而,沪胶不涨反跌。

      我们先看国储收胶的事态发展。10月底,国储通过竞拍的方式采购了5.4万吨泰国进口烟片胶,价格为20400—21500元/吨,由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中化国际(6.77, 0.00, 0.00%)股份有限公司、北大方正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及安徽省技术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进口。对比当时国内天胶现货价格,这一收储价格还是偏高的。于是,市场将目光聚集到全乳胶收储上。因为,相较于烟片胶,全乳胶对沪胶的影响显得更为直接和有力,若后期国家能以一个较高的价格收储全乳胶,那么沪胶新一轮的涨势几乎毫无悬念。然而,国储对于全乳胶的收购目前仍没有音信。尽管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可能继续采购12万吨天胶,但不确定性太大,且关于数量的说法也有太多版本。

      相比国储收全乳胶的悬而未决,国内进入停割期则是确定的。不过,供应面与消费面同时进入淡季,供应量减少的影响力就被削弱了。下游轮胎市场上,轮胎厂整体走货一般,终端需求不积极,商家对后市多持观望态度。轮胎市场的疲弱直接导致橡胶消费需求的平淡。有橡胶经销商表示,国庆长假前强劲的进口导致非储备库存增加至2004年以来的最高水准,加上一些投机客使用橡胶作为融资抵押品,他们暂时不会采购货源。另外,随着1311合约的交割,2012年生产的老胶将悉数流入现货市场,而价格上的差距将刺激下游厂家使用老胶,从而抑制对新胶的消费。目前,2013年产海南国营全乳胶报18700元/吨,2012年产海南国营全乳胶报17100元/吨。

      宏观面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并未给商品市场带来太多的提振。除了期指出现反弹外,商品市场似乎并没有被这阵改革的春风惠及到。沪胶沿着前期的下跌轨迹,朝着19000元/吨挺近。

      总体而言,天胶供需面正处于弱平衡中,而宏观面和消息面都缺乏足够的利好因素。时值11月中旬,胶价正重复着历史季节性的走势,运行在下跌轨道中。我们认为,沪胶多空双方在19000元/吨关口的争夺战中,若多头能守住这一点位,那么近期胶价将以区间振荡为主,否则,新的下跌空间将被开启。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