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胶收储效应减退
  • 时间: 2013-11-08 09:44:46    作者:    来源: 期货日报    点击:
  •       传闻已久的国储局收胶于上周二尘埃落定,然而出乎市场意料的是,沪胶(19660, 135.00, 0.69%)对此利好反应并不积极。截至昨日,主力1405合约已经回落至19300元/吨一线。这一次的天胶收储效应减退。

      历史上前几次的天胶收储对沪胶后市均产生了较大的利多影响。其中,2009年3月国储局收储10.5万吨天胶,刺激沪胶主力合约期价涨幅超过20%,2012年中下旬国储局收储天胶6万吨,也带动沪胶期价跃升幅度超过10%。而此次收储消息公布后,沪胶1405合约仅上涨了2.5%,是什么原因呢?

      收储规模和胶种远不及预期

      据了解,此次国储局收储了5.4万吨烟片胶。“虽然未听闻对烟片胶品牌有具体要求,一般只要符合质检标准就行,但由于入库交货地升贴水不同,成交价格跨度较大,整体在20200—21500元/吨的范围内,这个价格对于目前现货胶价而言,并不具备优势。” 青岛尤尼科贸易有限公司总监冯莉告诉期货日报特约记者。

      一方面在收储规模上,5.4万吨只占去年烟片胶进口总量的四分之一,远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20万吨收储量,如此小批量的收储对于上游整体高库存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在收储胶种上,市场上全乳胶供应相对紧缺,而烟片胶相对充裕,国储局收烟片胶而非计划中的乳胶,也让内业人士颇感失望。

      收乳胶预期不强

      “其实行业内多数企业对于前几天国储收5.4万吨烟片胶并不感兴趣,去竞拍的都是融资贸易产生的债权人或者见机行事的投机商,真正的产业链客户很少。”西双版纳宏森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沈辉表示,“相比烟片胶,市场更在乎对乳胶的收储。当下产业客户最关心未来国储会不会再收乳胶,且规模能否达到理想预期”。

      目前来看,国内天胶市场传言较多。从8月底传出国内收储20万吨乳胶,到泰国单方面宣布中国会增加进口20万吨胶,再到国内召开调低天胶进口关税会议,这一系列消息均还在重重迷雾之中。沈辉认为,大家理性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收储全乳胶传言的利多边际效应已经越来越弱。因为收乳胶和收泰胶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资金有限导致国储只能二者选其一。后市一旦确认我国加收20万吨泰胶,再收乳胶的可能性势必会降低。此外,随着利多预期的逐步兑现,沪胶恐怕将面临新一轮下跌行情。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