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汽车出口破百万 期待由走出去实现走进去
  • 时间: 2013-02-27 09:13:30    作者:    来源: 解放日报    点击:
  •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文简称:中汽协)公布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到105.6万辆,同比增长29.7%。这是中国汽车年度出口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2001年,中国汽车首次实现年出口量10万辆;之后,汽车出口几经沉浮。期间,既经历了起始于2005年的连续三年的爆发性增长,也遭遇了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寒潮,如今这个百万辆出口成绩的取得,确实来之不易。

           业内大方之家指出,“走出去”是中国汽车海外之路的第一步,要想获得更大成功,中国汽车还需要苦练内功,真正做强自身的研发能力、创新实力,同时在“走出去”过程中要切实有效地推进“本土化”战略,逐步融入当地市场,真正由“走出去”迈向“走进去”。

               数据很漂亮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2105.6万辆的中国汽车出口总量中,乘用车出口66万辆,同比增长38.9%;商用车出口39万辆,同比增长16.8%。出口排名前五的企业依次为:奇瑞、吉利、长城、上汽、力帆。五家企业中,奇瑞与吉利出口数均超过10万辆。

           中国汽车出口呈现较快增长的原因有二,一是国外一些地区市场回暖。这使得在海外市场先行一步的企业尝到了甜头。包括奇瑞、上汽、力帆等早先在海外布局销售网络的企业,能第一时间响应市场需求,及时提供产品。而吉利、长城等企业则积极开拓新市场。例如,吉利去年就加大了对埃及、伊朗与阿尔及利亚等新兴市场的投入。一边开店,一边与当地经销商集团联袂布局未来。二是国内车企努力有所作为。去年出口的汽车中,63%为乘用车,这一比重较2001年提升达六倍之多,其中虽然大部分为紧凑型轿车,但其所采用的技术已越来越被全球市场所认可。同时,几大出口企业亦在服务质量上下了功夫。这使得出口品牌集中度大幅提升,2012年度出口前十的车企共出口汽车 86.26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81.68%,这也说明中国汽车出口的品牌已经初步形成,并在逐步提升。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目前,我国汽车出口在整个总产量中占比5%,远远低于世界上其他汽车大国,德国有75%的产量用于出口,韩国有65%的产量用于出口,日本也有50%以上的产量用于出口。因此,中国要成为汽车出口大国仍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问题还不少

            汽车出口华丽数字背后,问题同样不少。

           出口市场单一,部分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上表现得过于急躁。从各大车企的主要出口地来看,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依然是我国汽车出口主要市场,如阿尔及利亚、埃及、伊拉克、伊朗、委内瑞拉、秘鲁、乌克兰等。在这些市场,消费能力有限,僧多粥少的局面导致同质化竞争和无序竞争。不少企业人员表示,只要有一种产品在某一个国家卖得好,中国的产品就一哄而上,价格竞争极为严重。

           其次,我们的车企在成熟的欧美汽车市场尚无建树。去年起虽有长城汽车等企业试探性出击欧美市场,但并未取得太大进展。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自主车企的出口产品近几年质量的确有了提升,不过与国外的车型相比,仍在较低水平徘徊。我们的企业尚无先进涡轮增压发动机、混合动力技术、双离合变速器等技术,缺乏核心竞争力。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自主车企国内销量增长乏力,这将导致车企技术研发力下降,这种技术上的短板将造成品牌力缺失,最终可能影响对外出口的增长。

           此外,我国大部分车企的海外战略,依然停留在一般性贸易阶段,即“哪里有订单就往哪里销”。在海外设厂进行本土化研发、培育市场等方面,多数车企做得还远远不够。

           更待走进去

            破百万的出口数据说明中国车企已经“走出去”,但如何让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生根发芽,如何融入当地经济社会,真正“走进去”?

           本月初,吉利收购以生产伦敦标志性出租车闻名的英国锰铜控股的业务与核心资产。与以往的海外收购生产线和核心技术不同,这次收购,吉利更希望“走进去”。吉利表示,尽可能将此次收购视为合作,为此,将保持英国锰铜原有的整体机构,保留更多工作岗位,仅在业务模式上进行适当调整。鉴于吉利的态度,伦敦市长对交易的达成表示欢迎,他说:“我非常欣慰吉利控股成功保住了黑色出租车的未来、也确保了伦敦出租车公司的未来,这令伦敦城市和英国文化的标志得以保留。”可以说,吉利已经初步“走进了”伦敦。

           已经有不少企业意识到,单纯建立散件组装工厂或许能提升出口量,但并不能扎根目标市场。为此,长城汽车去年底率先在欧盟地区建立工厂,新工厂除了生产职能外,还将肩负起研发的重任,以设计生产符合当地市场的车型,真正“走进去”。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