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石职工"海垦梦":依靠茶产业增收致富
- 时间: 2013-04-18 11:05:50 作者: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李渠英是乌石农场岭头分场十五队茶工,从1991年来到乌石农场岭头分场承包茶园算起,她已经当了20多年的茶工,算得上是农场茶产业兴衰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上世纪50年代,国家为了增加外汇收入,把海南确定为国家红茶出口的货源基地,海南茶产业迅速兴起。乌石农场岭头分场从1977年开始种茶,最高峰时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了1万多亩。由于茶工的收入高,当时做一个茶工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外贸体制改革,成了海南茶产业的分水岭。几十年统购统销的茶叶市场全面开放,生产者不得不直接面对市场。由于市场经验不足,许多茶场的茶叶销售数量一落千丈,加之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茶园改造和更新种植,大量茶园开始老化、荒废,茶工们的收入也大大降低。
到了2008年,乌石农场岭头分场的茶园面积已经减少到不足1000亩,茶工们的年收入也仅有四五千元。
李渠英亲眼见证了农场茶产业从兴盛到衰落的历史。虽然当茶工的收入一度减少,但李渠英却倍加珍惜,修枝、施肥……李渠英都是最勤奋的一个,她想用自己的努力尽量管护好每一株茶树。她说:“是农场给了我工作的机会,人要知恩图报。”
2009年,该场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通过充分调研,振兴茶产业被提到了重要位置,该场的茶产业也迎来了新的转折点。
通过不断地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品质,以及不断地宣传推介,“白马岭”牌系列茶产品开始被广大消费者所熟知,誉满海南,畅销全国。昔日荒废的茶园开始有人争管,茶工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以经营四亩茶园为例,原来的年收入最多不足4000元,现在能达到2万多元。
李渠英承包的8亩茶园2012年年收入达到了4万多元。收入提高后,李渠英管护好茶园的底气就更足了。在她的精心呵护下,茶园一片生机盎然,原来谁都不想承包的茶园成了茶工们最羡慕的茶园。
说到“海垦梦”,李渠英说:“希望农场的茶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茶工们都有好日子过,农场有更多的职工群众能够依靠茶产业增收致富,而我本人也能够一直守护我心爱的茶园。”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