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元指数周四下跌0.3%
- 时间: 2013-06-14 09:44:49 作者: 来源: 新浪财经 点击: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6月14日早间消息,美元指数周四下跌0.3%,此前曾触及将近4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主要由于市场猜测即使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计划的规模,也不会采取升息措施。
当日,日元兑美元汇率上涨,扩大自2010年以来最大的连续三日涨幅,主要由于日经225指数进入熊市,刺激投资者对低风险资产的需求增长。今天公布的宏观经济报告显示,5月份的美国零售销售增幅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但美元汇率仍有所下跌。欧元兑美元汇率连续 第四个交易日上涨,主要由于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梅尔施(Yves Mersch)对负利率的采用表示不确定。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7:00(北京时间14日5:00)为止,日元兑美元汇率上涨0.7%,报收于每美元95.37日元,此前曾触及自4月3日以来的最高水平。日元兑美元汇率在过去3个交易日中上涨了3.5%,创下自2010年5月份以来最高的连续三日涨幅。日元兑欧元汇率上涨0.4%,报 收于每欧元127.56日元。欧元兑美元汇率上涨0.3%,报收于每欧元1.3375美元,此前曾触及自2月13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洲际交易所(ICE)的美元指数今天下跌0.3%,报收于80.674点,此前曾触及自2月19日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联储可能不会提早升息以后,美元指数扩大此前跌幅。美国商务部今天公布报告称,5月份美国零售环比增长0.6%,高于分析师预期的0.4%, 创下3个月以来的最高增幅;报告公布后,美元指数曾有所回弹。
美联储将于6月18日和19日召开下一次货币政策制定会议。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曾在5月22日表示,如果经济前景显示出可持续改善的迹象,则该行可能会削减“量化宽松”计划的规模。
所谓“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QE),是由日本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在经济萎靡不振、银行信贷急剧萎缩的背景下,日本央行对从2001年3月开始的零利率(银行间隔夜贷款利率)政策的进一步深化,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 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摩根大通(JPM)用于追踪七国集团货币表现的隐含波动性指数今天上升至11.43%,创下自2012年6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该指数在去年12月份触及7.05%,创下自2007年7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较高的波动性意味着,对基准利率较低国家的货币进行投资将更具吸引力。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