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农垦出台办法管理国有农场土地收益
  • 时间: 2013-07-10 10:05:20    作者: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土地资源是海南农垦的生存所依,拥有海南岛陆地四分之一土地资源的海南农垦,土地管理的一举一动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7月4日,海南省农垦总局局务会作出决定,出台《海南农垦国有农场土地收益管理办法》,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上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实现土地开发利用的最大效益。据了解,这也是今年省农垦总局在启用公务卡管理等诸多制度建设后,再次“出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规范管理。

    省农垦总局局长吕勇指出,该办法不仅可以规范垦区农场土地开发利用中的收益分配,有利于加强财务监管,更重要的是垦区发展较快的农场将通过该办法,按比例留存大部分土地收益,用于农场民生工程建设和今后发展,避免“鞭打快牛”; 省农垦总局则可以统筹安排集中的收益资金,通过转移支付,进行科学合理的二次分配,将土地收益用于困难农场的发展。“四管齐下”的制度建设,将规范国有农场土地的经营管理,让海南农垦的土地收益在阳光下运作,实现垦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除了国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对土地需求的需要,垦区不少农场抓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农垦二次创业的契机,充分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上马了一批项目,积累了一批发展资金。而一些地处偏远、资源匮乏的农场因为资源禀赋不同,在橡胶主业剥离后,产业结构单一,难以维持正常运转。

    作为一个大家庭,一个农场的土地被开发利用,也意味着整个垦区土地的减少。为加强土地收益的管理,提高国有农场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省农垦总局将按照土地使用权转让净收益、土地使用权收回净收益、合作开发收益、自主开发收益等四大类型,按不同项目类型和比例进行土地收益管理,按照“取之于农场,用之于农场”的原则,让经济发达的农场略有贡献,帮助困难农场经济发展和必要的民生建设项目建设配套,实现垦区各农场的均衡发展。

    此举还将借助收益分配这个重要环节,便于省农垦总局加强财务监管,随时掌握垦区各农场土地收益的使用情况,压缩关键岗位寻租的空间,使收益分配更加公开透明,在阳光下运行。

    例如,该办法对土地收益较少的农业项目也做出了收益比例分配的规定。省农垦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虽然总局所得分配比例较低,金额较少,但却可以有效解决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据了解,垦区农场所得土地收益部分,都将缴入省农垦总局与农场共同设立的共管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使用时按照规定程序向省农垦总局申请,从专户中支取款项。收益部分将优先用于确保农场的预算平衡,如发放职工工资、缴纳农场承担的职工社保费,以及必要的民生建设配套、产业发展项目配套等。总局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负责对农场土地收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审计。

    近年来,海南农垦的土地管理规章制度经过了不断充实和完善的历程,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土地开发管理的指导性意见。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一切财富之母。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土地的最大功能,是总局领导班子对农垦事业负责、对职工群众负责的具体体现,也是百万农垦人的共同心声。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