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胶料或维持底部宽幅震荡
  • 时间: 2013-07-16 09:02:42    作者:    来源: 上海中期    点击:
  •  • 一周行情回顾

      回顾上周,受市场对美联储将是否提早退出QE政策的预期变化,沪胶期价整体维持底部的宽幅震荡走势。截止至7月12日,沪胶1401合约周收盘价报于17485元/吨,较此前一周收盘价下跌450元/吨。上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天胶交割库库存增加109吨。

      • 现货市场情况

      天然橡胶现货市场

      回顾上周,天胶现货市场跟随期货下行探底后反弹。国内云南全乳胶报价收于16800元/吨左右。半周前半段紧缩预期笼罩商品,天胶市场看跌氛围浓厚,恐慌情绪弥漫频现低价甩货。探底整理后迎来美宽松言论,现货市场报价普遍反弹,但是出货阻力依然较大,同时在前半周部分终端低位吸货,目前下游原料采购意向较弱,现货价格涨幅明显受到抑制。

      合成橡胶现货市场

      顺丁橡胶:经过再次下跌,顺丁橡胶市场超跌的状态已经在夯实,久跌的市场维持了对涨势的太多渴望。供应商表示出货量明显加快,操作信心有望部分恢复。顺丁橡胶市场超跌后存在反弹的必要性,难得是缺少这样的刺激条件,而天胶恰恰符合了这一条件。预计顺丁市场存在弱势窄幅反弹的空间,市场应理性谨慎。丁苯橡胶:经济增速放缓,供需矛盾升级,丁苯橡胶凄凄惨惨下跌大半年。销售公司的继续降价使其进一步筑底。随着价格的持续下跌,业者普遍感觉后市下跌空间有限,低价已多无出货意向,底部逐渐夯实。从询盘气氛及销售公司开单情况看,市场相对比较乐观。但需求仍然是主导丁苯后期走势的法码,仍需多观察。预计本周丁苯橡胶市场低位反弹可能较大。

      • 后市展望

      在伯南克偏向于鸽派的讲话后,市场对于美联储将推出或收缩QE规模的恐慌性情绪得到显著改善,市场情绪的好转有利于在低位支撑胶价。回观基本面,尽管国内供需格局当下并未有恶化,但来自于泰国将要抛售前期收储橡胶的传闻大幅打压市场人气。多空相互胶着让沪胶短期料难以有效显现趋势性行情,建议空仓者暂且观望为宜。

      • 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库存

      日期:2013年7月12日                                         单位:吨

    地区 仓库 上周库存 本周库存 库存增减 可用库容量
    小计 期货 小计 期货 小计 期货 上周 本周 增减
    上海 上海长桥 7943 5030 8365 4770 422 -260 14970 15230 260
    晶通化轻 5135 3250 5035 3150 -100 -100 12750 12850 100
    中储大场 15142 8290 15149 7660 7 -630 16710 17340 630
    中储临港 660 0 660 0 0 0 35000 35000 0
    合 计 28880 16570 29209 15580 329 -990 79430 80420 990
    山东 奥润特 11310 8110 11050 7850 -260 -260 9890 10150 260
    青岛832 15380 8530 15380 8360 0 -170 13470 13640 170
    中远物流 0 0 0 0 0 0 20000 20000 0
    合  计 26690 16640 26430 16210 -260 -430 43360 43790 430
    云南 云南储运 15000 12990 15000 14340 0 1350 2010 660 -1350
    海南 海口港 11780 7780 11780 7780 0 0 10220 10220 0
    新思科永桂 10270 8430 10860 8430 590 0 7570 7570 0
    合 计 22050 16210 22640 16210 590 0 17790 17790 0
    天津 中储南仓 19001 11630 18451 11540 -550 -90 18370 18460 90
    全程物流 2500 2500 2500 2500 0 0 17500 17500 0
    合  计 21501 14130 20951 14040 -550 -90 35870 35960 90
    总 计 114121 76540 114230 76380 109 -160 178460 178620 160

      • 行业数据及新闻

      汽车产销破纪录不足喜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大关,分别达1075.17万辆和1078.22万辆。按照往年规律,下半年产销量将高于上半年,这意味着如果没有限制产业发展的特殊政策出台,今年全年我国汽车产销将双破2000万辆。

      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个别城市采取限购措施等影响下,我国汽车企业仅用半年时间,就创造了1000万辆的产销新纪录,市场集中度明显提升,着实让人欣喜,说明当前汽车工业总体经济运行良好。

      欣喜之余,也有忧虑。在乘用车产销增长明显的同时,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不仅没有同步增长,反而略有下降。这表明,自主品牌汽车的综合竞争力虽然有所提升,但与外资品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果梳理一下排名前10位的乘用车企业名单,便不难发现问题的严峻性。除了长城销量位居第7位外,其他席位全部被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合资企业占据。作为自主品牌“两面旗帜”的吉利、奇瑞,早已跌出前10位之外。而且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率仅为4.5%,不仅远低于德、日等国的汽车出口水平,产品结构也仍旧停留在较低层次。

      更让人担忧的是,按照中汽协的分析,天津、深圳等8个城市存在实施限购政策的可能。一旦这些城市实施限购,汽车销量将下降25%左右,这将严重影响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摇号获得的购车机会非常难得,使其重视购车机会,往往会选择中级车或以上的车型。对于通过拍卖获得的牌照,由于拍卖已花掉数万元,很少有人会选择比牌照价格还低的汽车。而由于品牌、技术等方面的劣势,自主品牌车型大多集中在小排量市场和中低价位市场,往往最先受到“限购”伤害。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宣布实施限购小客车政策之后,自主品牌占有率下降近一半。

      问题还在于,自产业革命以来,除了中国汽车产业,还没有一个国家在制造业的物理规模达到全球第一时,却没能培育出相应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的。中国汽车产业经过两年的调整,目前已迎来了两位数增长的新机遇,如果自主品牌不能在此期间实现比合资品牌更快的增长,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就很难获得足够利润,从而无法保证持续的研发投入,制约企业研发能力和品牌的提升,束缚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