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窄幅震荡 沪胶有效反弹待时日
  • 时间: 2013-08-09 09:12:43    作者:    来源: 光大期货    点击:
  •        一、进口及现货库存变动似乎为反弹提供理由

      6 月份橡胶(19320,410.00,2.17%)进口出现环比、同比增速下滑,但 1-6 月进口天然橡胶 116 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 18.1%;进口合成橡胶 771,251 吨,较上年同期增长 7.1%。橡胶累计进口量仍大幅高出去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的累计进口同比增速均出现下滑,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年以来国内由进口带来的供给压力正在逐渐减小。

      通常而言,天然橡胶进口具有季节性,在三季度泰国进入丰产期后进口将逐渐增加。但由于今年以来累计进口量过大,同时下游及终端需求不足,笔者预计 7 月份天然橡胶进口量将会进一步减少,即进口环比仍为负。

      现货库存方面,自今年 5 月份以来,由于外管局严查橡胶融资,同时青岛天气炎热潮湿,青岛保税区总库存出现持续下滑。截止至 7 月 31 日,青岛保税区橡胶总库存为 31.31 万吨,较 7月 15 日减少 17,200 吨,降幅增加 5,600 吨,天胶降幅超 8,000 吨,其中烟片无变化;复合橡胶下降 4,000 多吨;合成橡胶下降近 5,000 吨。整体来看,目前青岛保税区仓库在不占用消防通道的前提下,如果客户有保函,才会允许放在室外,室内秉持随出随入的原则。

      二、产业链终端需求未起决定胶价反弹仅是“昙花一现”

      从橡胶本身来看,累计进口逐渐减速,现货去库存化似乎为胶价提供了反弹的理由。但笔者认为,在国内宏观经济去产能、调结构;货币层面,外管局查融资、去杠杆以及基本面橡胶自身进入丰产周期、国内橡胶供过于求的大环境下,上述现象仅是橡胶行业开始整合的开端而非转折点。

      牛市看供给,熊市看需求。通常而言,在整一条产业链中,处于上游的行业较下游行业而言,其弹性要大于下游。原因在于,当下游行业需求出现持续好转时,对中游行业而言,基于下游实际需求以及预期需求双重刺激,将加大对上游行业的需求。反之,当下游行业需求转弱,中游行业实际需求以及预期需求减少,对上游行业的需求将趋于谨慎。

      在这样的逻辑框架下,探讨橡胶后市,我们从终端重卡行业开始进行分析。2013 年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 8.4%,二季度单季销量同比增长 39.1%,其中 6 月重卡销量为 7.5 万辆,同比上升 50.8%。惊人销售数据的背后需要担忧的是,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重卡销量大幅增长的原因在于:部分城市提前购买以及去年基数较低。从调研情况来看,到目前为止宣布国 III 车型不能继续上牌的城市在全国大概有十几个,且一个省内的销售标准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由于缺乏中央层面统一的行政规定,当前全国的重卡销售处于非常混乱的局面。

      这种局面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重卡销售非常不利。一方面,对于一两个月之前排放标准升级就非常明确的城市(如上海),消费者的需求在 7 月之前就已经提前释放,本月开始销售明显走弱。另一方面,对于排放标准是否升级仍不确定的绝大部分地区,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观望情绪也非常浓重。因此,尽管本次国四的排放标准最终是部分城市执行,并且总体而言消费者提前购买的情况并不严重,但预计 7、8 月的重卡销售将受到拖累,环比销量或将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对应中端轮胎行业,目前全钢胎企业开工率出现下滑,以去库存化,限产稳价为主;半钢胎经历了前期降价促销后,销量出现下滑,企业对橡胶的采购仍采取按需购买方式。

      三、总结和展望:窄幅震荡,趋势仍向下

      美非农数据低于预期,但就业率已降至 2008 年 12 月以来最低,美元指数反弹格局未破;另一方面,欧元区经济恢复超过市场预期。美原油指数创出新高后承压回落。对于美联储退出 QE的时点,9 月份可能性不大,因而延长了全球货币市场应对紧缩的准备期。

      对于沪胶而言,主力合约在 17000-18800 元/吨之间展开多空拉锯战已持续一个月。进入八月,从趋势上来看,笔者仍然保持谨慎看空观点。有鉴于年后至今已大跌逾 35%,短期市场有修复反弹需求,但沪胶仍属左侧,转折点未至,真实且强有力的反弹需要下游轮胎以及终端行业需求回暖相配合。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