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2550亿逆回购消解紧缺 业内预计年内降准
- 时间: 2014-01-22 08:43:08 作者: 来源: 南方都市报 点击:
元旦春节期间,历来是用钱高峰,新一轮流动性紧缺风险正在酝酿,央行果断出手调控。
继周一通过SLF (常备借贷便利工具)向中小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后,央行昨天于公开市场推出总规模达255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
央行注入流动性的力度超过市场普遍预期,受其鼓舞,昨天银行间市场各期限资金利率普遍回落,而沪深股市双双飘红,沪指重新占领2000点大关。
广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昨天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此次逆回购就是要保障春节前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供给。海通证券(10.44, 0.25, 2.45%)宏观分析师薛鹤翔也对南都记者称,“至少春节前资金市场的流动性紧张状况已经明显缓解。”他预计,二季度后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还是较大。
SLF未解资金饥渴
元旦春节期间,历来是用钱高峰,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走高也是正常的季节性现象。但是随着去年6月末空前的流动性紧缺引发金融机构风险后,市场对于此类时点来临前的货币政策和流动性预期变得异常敏感。
央行今年以来继续奉行“不放松也不收紧”的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操作也陷于停顿,甚至一度出现既无发行也无到期的“零操作”局面。而随着春节假期临近,年初以来一度回落的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重拾升势,且涨势凌厉。仅本周一,被视为市场基准的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达到6 .6%,较上个交易日飙升140多个基点,其他各期限资金价格也全线飙升,新一轮流动性紧缺的风险正在酝酿。
与去年6月末显著不同的是,央行继去年12月末后再次对市场流动性调节果断出手调控。周一晚间,央行发出公告称,自本周一起,在北京、江苏、山东、广东、深圳等10省(市)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试点,由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向包括城商行、农商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4类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此次SLF操作的额度总计1200亿元人民币,可循环使用。
央行同时规定,自本周一起,当隔夜、7天和14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分别高于5%、7%和8%时,可向央行申请SLF操作。而截至周一收盘,上述3档期限的利率分别为4.33%、6 .6%和5 .91%。换言之,上述1200亿元的SLF额度距离实际注入金融机构尚有差距。有分析师指出,即便推出了SLF,如果央行周二不进行逆回购操作的话,当天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还会更高。
天量逆回购消解紧缺预期
面对可能更趋严重的流动性问题,央行组合拳连续出手。昨天,年内公开市场首单操作即爆出天量。75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和1800亿元的21天期逆回购操作出炉,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应声而落,被视为市场基准的7天期质押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开盘大跌134个基点,报5 .25%。截至收盘,14天期以内的节前到期资金利率全线明显回落,但21天期、1个月及更长期的品种利率居高不下,跨期的21天期品种资金价格甚至还继续小幅攀升。
国海证券(10.57, 0.20, 1.93%)固定收益分析师高勇标昨天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昨天部分利率产品呈现先跌后升的走势,主要还是对流动性的趋势判断存在分歧。“个人认为现在就断言流动性趋势性好转为时尚早,利率的下行仅是央行短期调控政策导致的短期行为,不具有持续性。”
他表示,“从规模上看,此次公开市场操作的量已经足够市场节前和跨节的流动性需求,即便本周四或者下周央行还有公开市场操作,量也不会太大了。但是,春节后,随着此轮逆回购到期,央行下一步的操作如何选择,值得市场高度关注。”他认为,目前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在5.54%,隔夜回购利率在3.66%,这个水平应该是央行认可的正常水平。
“短期的流动性紧缺已经实质性缓解了,更重要的是缓解了市场对流动性的预期。”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薛鹤翔昨天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但从资金市场的变化看,中长期流动性偏紧的状况没有改善的迹象,对应的资金利率价格仍在高位运行。”他表示,央行此次操作的政策意图与周一的SLF操作一样,就是“保障春节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供给,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
年内降准可能仍较大
“从这个角度看,此次天量逆回购的政策也只是短期的,不代表央行的货币政策有了明显的趋势性变化。”薛鹤翔表示,“从货币政策角度看,一季度历来不是重大货币政策出台的时点;从目前的情况看,去年全年的广义货币供应(M 2)为13 .6%,1月份的信贷新增规模又达到1 .1万亿,市场本身的流动性基本面还是充裕的;与此同时,宏观经济数据受节假日等季节性因素影响,一季度各月之间通常会有较大波动,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一般会保持平稳,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随着近期流动性持续紧缺,资金价格居高不下,中小企业普遍经营困难,有观点认为是当前过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了经济的活力。对此薛鹤翔表示,央行当前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与过去相比,此次央行干预市场的时点选择恰当,方式方法也更公开透明,政策意图明显,向市场传递的信号也非常明确,应该说也起到了政策的预期效果。”
他表示,“中国经济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是,资源在配置中往往不利于中小企业,而新一届政府改革的本意,也是希望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中,让有竞争力的企业获得更多的支持。当然,在这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逆向选择的现象,比如房地产行业、地方政府平台等,在承受高利率的同时,也对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有挤出效应。”
薛鹤翔认为,与资金价格很低,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杠杆进一步放大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危害相比,政策选择只能是“两权相害取其轻”。“紧货币的政策还会持续,除非经济结构转型取得了实效,抑或中国经济增长遇到了问题,才需要放松。”薛鹤翔表示,“春节之后到‘两会’召开之前,应该是判断今年货币政策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预计二季度后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还是较大。”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