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空持有 新空不宜
- 时间: 2014-04-21 09:13:25 作者: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点击:
进入四月份以来,商品市场进入新一轮的弱势状态,沪胶再度领跌。整体来说,宏观环境和产业状态仍在驱动商品尤其工业品处于大的熊市格局中,但低位的反复越来越剧烈,操作难度加大,预计二季度大宗商品将处于反复的探底、筑底过程中。其中,沪胶预计将继续扮演领跌领涨先锋角色,短中周期来看探底之路持续,中长周期来看L型低位徘徊,需要提防厄尔尼诺效应预期。操作上,随着橡胶(14130, -320.00, -2.21%)价格的一轮又一轮下跌,做空的性价比也一次又一次降低,已有空单者或可继续持有,但不建议新资金进入做空。
一方面,整体宏观环境主导市场趋势,“国内去杠杆+国外去QE”的宏观环境驱动的熊市格局仍在持续。国内,中国新一届领导层通过主动降低经济发展速度,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政治经济改革的进程正处于攻坚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而改革红利释放尚待时日。国内一季度GDP增长7.4%,低于去年以及2014年目标增速,但已好于大部分机构预期,同时也解释了高层不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的表态,对大宗商品的影响偏于负面。宏观经济三驾马车增幅均有所回落,一季度固定投资、消费分别增长17.6%、12.0%,较去年全年增速下降2.0以及1.1个百分点,一季度贸易顺差167亿美元,同比减少264亿美元。1-3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至16.8%,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5.2%,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5.2%,房地产正在成为最不确定的因素。国外,美国仍在QE政策持续退出的过程中,耶伦对于加息时间的表态也比较明确,货币政策收紧预期持续,对美国自身和外围新兴国家的影响日益加深。宏观周期处于持续衰退阶段,商品成为最弱配置。因此,商品预计延续L型熊市走势,产能过剩品种存在进一步下行空间。
另一方面,针对橡胶自身而言,尽管绝对价格位置偏低,但整体仍处于较合适的做空时点。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预测,2014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将达到1210万吨。同年全球橡胶消费量将达1190万吨,剩余20万吨。2013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为1170万吨,消费量为1130万吨,剩余40万吨。度过2-4月的库存消耗期(传统停割期),青岛保税区库存水平仍在日益攀升。4月后,国内云南海南产区新胶上市加快,价格低位未对产胶量有明显影响。4月中旬宋干节后,东南亚主产区也将开割,新增供应量压制明显。
数据显示,一季度ANRPC主要产胶国产量同比增加5.1%,步入高产期后增幅有望进一步扩大,因新开割面积增加明显。同时泰国政府的20万吨抛储计划隐隐约约,国内2009年收储的橡胶也存在轮储可能。下游需求保持刚性增长,汽车产销数据超10%,轮胎产量保持8%左右增产,工厂继续采用随用随买策略,原料库存低水平运行,围绕成品库存和新增订单进行开工率调动。目前工厂原料保持在25-30天左右,成品库存保持在30-40天,基本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贸易商中间库存日益走高反映出全球天胶供需过剩的大格局,也反映出融资需求持续和国内比价偏高。全乳新胶上市,有助于压制期货价格向现货价格靠拢,并进一步向复合胶回归,使全乳胶走入实际消费环节,真正在价差结构上完成修复,才有助于后期反弹空间的拓展。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