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汇占款增幅猛降 再贷款降准戏份加重
- 时间: 2014-06-17 11:01:12 作者: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
我国外汇占款增速大幅放缓。
央行[微博]昨日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加386.65亿元。虽然是连续第10个月呈正增长,但较4月份1169.21亿元的新增额大降近七成,较去年同期668.62亿元的新增额下降超四成。截至5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29.54万亿元。
外汇局同日公布的5月银行结售汇数据显示,当月结售汇顺差为241亿元人民币(等值39亿美元),环比下降59%以上,而此前4月份结售汇顺差就已经创出新低。
“今天公布的外汇占款很低,而且持续低,需要降准补充的。”6月16日,平安证券[微博]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随着未来外汇占款逐步降低,“降准会长期进行下去,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过了顶点”。
今年前5个月,每月新增外汇占款分别为4373.66亿元、1282.46亿元、1891.97亿元、1169.21亿元、386.65亿元,向下趋势明显。
交通银行(3.89, -0.03, -0.77%)金融研究中心表示,未来一段时间里,由于对外直接投资流出较快、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增强、短期资本流入趋缓等因素,外汇占款较快增长的态势将有所改变。不过,基于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外贸顺差持续及境内利率水平相对仍较高等判断,预计全年新增外汇占款将保持一定水平。
也有市场观点认为,如果外汇占款增量确实如预期下降,外汇占款不再是供应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这一根本变化会对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产生根本的影响。再贷款会代替外汇占款成为日常的基础货币供应方式,央行会择机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再贷款曾经是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之后被外汇占款所取代。在外汇占款趋势性减少,或者阶段性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扩大再贷款规模也可以弥补基础货币投放的不足。
中国银行(2.79, -0.02, -0.71%)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尤其是中国入世以后,中国的贸易顺差、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的格局,企业拿到外汇后都到央行结汇,导致央行外汇占款急剧增加。而此时,作为基础货币投放,再贷款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外汇占款成为过去十年基础货币投放的最重要因素。
温彬表示,今年2月以来,人民币开始贬值,单边升值预期改变。这时候开始出现一些分化,第一,“热钱”流入减少,投资成本不确定性增加;第二,人们的预期发生改变,企业或个人拿到外汇以后不一定立即结汇,有可能以外汇存款的形式保留。所以,这两个因素使得外汇占款快速回落。
在温彬看来,外汇占款一旦回落,基础货币供应会出现问题。从央行角度来说,或许担心全面降准导致货币的全面放松,才又重新启用再贷款这一工具。以这样一种基础货币投放方式,起到定向满足资金急缺的地方,比如棚户区改造、保障房等。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