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I涨幅低位徘徊 货币政策有放松空间
  • 时间: 2015-03-02 09:17:39    作者: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点击:
  •        2015年春节长假结束,虽然抢红包、线上消费成为新亮点,但是难掩整体经济的低迷。

      春节期间菜价上涨,难改物价低迷。商务部表示,节前物价总体稳定,肉禽价格回落,仅菜价季节性上涨,但也低于去年春节同期水平。北京市商委监测显示,春节期间物价保持稳定,而春节期间国际油价再度大幅下跌,2月以来煤价、钢价迭创新低。海通证券(21.76-0.21-0.96%)表示,春节期间的1、2月物价不升反降,意味着通缩风险日益加剧。

      “中国政府将把2015年的GDP、CPI和M2增长目标分别下调至7%、3%及12%左右。”巴克莱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常健近日表示,“预计中国将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因而金融改革及进一步放松银行业管制将是议事日程上的重要主题。”

      继2月25日刊发《通缩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后,央行[微博]主管的《金融时报》2月26日刊发题为《当前形势下对货币金融政策的建议》一文。文章称,为应对通缩的可能,央行应对法定准备金率、基准利率等进行适时、适度调整,保持适度的流动性。这无疑提振了市场对降息的预期。

      CPI涨幅低位徘徊

      此前,国家统计局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0.8%,同比涨幅创出2009年11月以来5年多新低。

      海通证券近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下调2月CPI预测至0.9%,并认为再次降息的时机或已来临,主要基于三大理由:一是通缩风险的加剧,2015年1月CPI同比涨幅降至0.8%,预测2月CPI仅为0.9%,短期内CPI或持续位于1%以下。二是经济下行压力未减,1月进出口全面萎缩,而春节期间的各项经济数据也未见明显好转,而PPI持续通缩会加剧工业经济的下行压力。三是货币信用创造萎缩,1月社会融资总量同比大幅少增,广义货币(M2)增速仅为10.8%,创下其公布20年以来的新低。通缩是当前经济的最大风险,必须降低高企的贷款利率,因而未来仍需进一步加大宽松货币政策力度,央行201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不再讲“定力”,再次降息时机已经成熟。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CPI涵盖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娱乐教育文化、居住等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

      奚君羊介绍,在经济学上,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简单地说,1月CPI增幅虽然创造了5年新低的记录,但仍旧是正数,“这也就是说,涨价还在继续,只不过涨得慢了点。”

      据测算,在1月份0.8%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0.5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0.3个百分点。

      1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其中,鲜菜价格上涨4.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3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3.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9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2.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6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1.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4个百分点;蛋价格下降3.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3个百分点。

      1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持平。其中,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分别上涨0.4%、0.4%和0.2%;烟酒及用品、居住价格持平;交通和通信、衣着价格分别下降0.4%和0.3%。

      奚君羊认为,物价作为总需求的滞后指标,通胀水平走低反映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依然承压,工业领域结构调整、出清过剩产能仍处“进行时”。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未见底的背景下,应做好政策储备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并抓住“时间窗口”适时推进相关价格改革。

      货币政策有放松空间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1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了0.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气候因素致使鲜菜价格同比下降。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9℃,受此影响,鲜菜价格同比由涨转降,从去年12月份上涨7.2%变为今年1月份下降0.6%。此外,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同比涨幅也出现回落。这三类食品合计影响CPI涨幅回落约0.43个百分点。

      二是春节错月因素。去年春节在1月份,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多,抬高了今年1月份的对比基数,致使CPI同比涨幅有所回落。以食品为例,1月同比上涨仅为1.1%,影响CPI同比涨幅回落0.58个百分点,约占CPI同比涨幅回落的八成。又如服务价格,今年1月份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影响CPI涨幅回落约0.13个百分点。

      三是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比上月扩大7.1和7.3个百分点,导致CPI涨幅回落约0.07个百分点。

      上述分析得到了国家统计局数据的支持。

      为应对资本市场压力及春节期间的集中流动性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微博]2月4日宣布,自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的这一动作增加了业内对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应对通缩的预期。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货币政策存在放松空间,央行还将继续使用数量性的金融工具,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市场。1月份CPI涨幅跌至1%以内的水平还是符合此前市场预期的,受宏观经济减速和八项规定等反腐工作的深入,国内消费需求明显回落。但从另一方面看,春节前夕物价增速仍保持了低位运行态势,也显示出目前生产供应相对稳定。

      谈及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势,赵锡军表示,CPI涨幅持续走低后,货币政策存在放松空间。通货紧缩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货币供应不充足,因此,央行还将继续使用数量性的金融工具,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市场;与此同时,增加货币发行来弥补流动性。

      “平衡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当规模出口、大举投资的优势不在,加速改革,积极推进企业创新和升级换代才是正途。”赵锡军表示。

      国泰君安发布策略报告称,预计第一季度GDP增速再下一个台阶至7%,重工业下滑明显。预计今年全国两会前后降息降准,以稳增长和应对通缩。

      短期仍将低位运行

      CPI渐渐的走进人们的生活,每次它的涨跌变化,都引起人们的关注。

      “CPI今后几个月或仍将低位运行。”奚君羊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受到工业价格继续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物价今后一段时间仍将低位运行。”

      交通银行(6.08-0.04-0.65%)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表示,由于新涨价因素较弱、翘尾因素整体水平明显低于上年,预计2015年全年CPI同比涨幅为1.6%左右,明显低于去年的2%的水平。

      考虑到物价走势,多家机构下调了2015年全年CPI预测。光大证券(24.70-0.22-0.88%)指出,从近期食品价格的走势来看,CPI在短期内还将继续下探,将2015年全年CPI预测从之前的1.8%下调至1.6%;海通证券则下调2015年CPI预测至1.3%。海通证券指出,当前通缩风险加大,货币政策存在放松空间。光大证券也认为,通缩压力将推升货币政策放松预期。

      卓创咨询财经分析师毕红兵认为,2月CPI由于受到传统的春节影响,节日及翘尾因素将会支撑CPI上涨,同时在多次的逆回购和一次全面降准后,市场流动性资金增多,有利于生产要素价格的提升。预计2月份CPI会回升到1.2%。

            除1月CPI同比上涨0.8%,创5年多新低外,1月PPI同比下跌4.3%,连续35个月负增长。作为2015年的开局之月,对于全年利空影响增加,预计上半年会维持在1.5%附近,整体消费压力有限。如果把目光再放得远一点,在改革阵痛期中,CPI低位运行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某商业银行大客户部经理李女士在接受媒体时明确表示,目前,“1时代”几乎成为所有人对中短期内CPI指数变化的一个定论式的判断。而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用最保守的存款来理财,市民们也会发现,存款已经进入正收益区间。以2月0.8%的涨幅计算,万元存款在去除涨价因素外,年收益也会达到245元。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看来,中国经济正处于适应新常态的关键期,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总需求对物价的推升力度有限,猪肉等农产品(13.510.020.15%)的周期性涨幅明显收敛,从货币环境看也不具备物价大幅反弹的条件,今年物价走势很可能会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行情。

      专家们表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仍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应及时根据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并抓住物价涨幅温和的有利契机,积极推进相关价格改革。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