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链微观:天胶要跌到哪里去?
- 时间: 2017-04-14 09:02:29 作者: 高宁 来源: 卓创资讯 点击:
进入到4月份以来,天然橡胶已经连跌五日,至11日晚盘沪胶主力一举下破15000点整数关口,由此跌破了2015年高点,并且相比今年高点22450点直落近8000点,雪崩式的下跌直接打破了了2016年四季度以来橡胶价格翻一番的神话,犹如一夜回到解放前,橡胶用一个半月的下跌吃掉了曾经4个月的涨幅。结合目前的基本面环境,天然橡胶市场仿佛正处于一场漫长的寒潮之中,由此我们不禁要问,天然橡胶要跌到哪里去?
橡胶产业链的“滞胀”矛盾
要讨论跌到哪里去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一下目前天然橡胶所面临的产业微观环境。首先先来回顾一下前期上涨的原因:政策刺激性需求增加和橡胶产量受负面的供给震荡而阶段性减少,是导致出现前期价格膨胀式上涨的主要原因,这两点我们在上涨阶段已经多次提到。对于价格持续性上涨带来的后果,卓创天然橡胶研究团队在对产业链进行调研后发现,橡胶产业已经明显出现“滞胀”现象,橡胶产业链滞胀表现主要集中在年后,当时市场受到价格上涨的鼓舞,供应量超预期上涨,但是社会总需求却没有有效跟上,下游库存充足抑制了新增需求。
天然橡胶作为初级产品价格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都会对橡胶(轮胎)工业活动起抑制作用。当初级产品价格上升,虽然一开始贸易条件有利于初级产品生产者,但这种有利条件并不会持续长久,原因是制造业部门将通过由成本上升引起的产品价格上涨来对付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这样初级产品价格上涨, 它在工业品成本方面便具有强有力的通货膨胀的影响。这就是橡胶市场滞胀的表现。
滞胀导致的橡胶价格持续高涨已经严重影响到下游产业的利益,致使下游生产成本上升及利润减少,对原材料需求同步放缓,由此并导致原料供应端库存量——下游存货数量(包含原材料库存、在产品数量和产成品库存)——终端库存这三大库存的同步升高,传导的理论逻辑即是社会需求弹性被放大,具体表现就是轮胎厂调涨轮胎产品价格后,现在不得不以降低开工(而不仅仅是环保问题)来应对消费者提高的价格敏感度。
因此卓创认为目前橡胶为何跌跌不休,主要基本面问题是需求局面没有打开,对于需求面低迷的原因,理论上来讲,当初级产品天然橡胶价格下降时,虽然有可能刺激工业部门吸收更多初级产品,但因为贸易条件(现货库存、产量增长)对初级产品生产者极为不利,所以投资会减少;产业链资金投入的减少会抑制加工工业发展,造成如今价格下跌需求表现仍然不济的局面,由此也可以解释市场为何不买跌。
挥刀砍向12000?
卓创认为,目前沪胶主力价格在跌破15000点年线后,仍然有可能继续向下,从上文的微观理论分析来讲,天然橡胶市场仍然处于向着供需均衡价格回归。供应段向着宽松方向发展,泰国在本周过完宋干节后即将开割,预期开割情况良好,供应量将增加;需求面轮胎大量库存在厂家成品库存和贸易环节积压,导致目前厂家出货受阻,新增库存增加不少,开工新增长动力偏弱,甚至个别厂家已下调整体开工,因此需求局面仍然难以打开。基本面弱势的情况下,卓创认为二季度乃至更长时间中天然橡胶价格仍将向下调整回归,短期内或形成14500一线上下区间震荡整理,但考虑到目前产业链正处于新一轮去库存过程中,长期来看是否会向下砍向12000这个关键位置,倒是值得观察。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