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胶库存高压下沪胶何去何从?
  • 时间: 2017-05-08 08:40:07    作者: 吴伟茹    来源: 卓创资讯    点击:
  • 图1

      从长周期来看,橡胶现货库存与期货价格存在负相关性。但是这也需要分阶段对待。在16年前三季度中,保税区库存处于降低的状态,而此时的期货价格正处于震荡整理期,底部开始抬升,这反映出去库存过程中,期货价格在企稳,甚至更长远的来说,这预示着未来补库存对形成对价格的利好。因此在去库存阶段,往往是价格探底后整体企稳抬升的开端。

      从16年四季度开始,现货库存开始持续到现在的补库存过程,期货价格开始与补库存一道上涨,库存增加与期货价格上涨有共同的理由,都是对预期需求十分乐观。然而库存压力也在不断累积,在春节后新增需求放缓后,期货价格也达到顶峰,随即开始一路下跌,期货价格下跌也是对预期库存压力升高和需求不通畅的反映。而由于流通环节补库存有滞后性,因此库存被动上涨,从而期货价格与库存的负相关性表现的更明显。

      卓创认为在库存不断走高的背景下,期货价格走低的预期是对去库存过程的担忧,因此价格是对库存释放的提前反应,也正是在提前反应,说明出期货价格或在库存达到高点时触底,再次进入到去年上半年去库存伴随价格企稳回升的周期。

    图2

      据卓创了解,截至2017年4月底,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涨至24.98万吨,较4月中旬22.01万吨增加2.97万吨,涨幅13.49%。其中天然橡胶19.04万吨,增加2.62万吨,增幅15.96%;合成橡胶5.5万吨,增加0.35万吨,增幅6.8%;复合胶维持0.44万吨。听闻区外仍有数量庞大的混合胶库存没有被统计进去,部分业者反映区外仍有6-8万吨货,橡胶社会库存压力已经可以用“满库”来形容,待入库数量不断增加,而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1、橡胶价格上涨带来的主动补库存

      2、需求被提前透支后,存增量转变为被动补库存,需求放缓致使库存滞胀。

      卓创认为,从供应状况来看5月份国内外全面开割,有较强的供应增长预期;而保税区库存高企以及一季度进口大增导致流通环节库存不断累积,相比之下需求面表现不济,据卓创了解轮胎厂目前因自身成品库存压力而放缓了采购计划。中间流通环节供需矛盾集中释放,加之供应旺季叠加,面临去库存压力以及成本亏损。因此预计企业为了能够减轻生产和销售的资金压力,二季度可能都会进入到产业链主动降价和主动去库存阶段。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