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胶市场半年度大事件盘点
- 时间: 2017-07-10 09:32:08 作者: 吴伟茹 王月璐 来源: 卓创资讯 点击:
【导语】:2017年已然过去一半,本篇我们将对2017年上半年天然橡胶产业链发生的“大事”进行梳理和点评分析。既从宏观金融环境、国内外政策导向,又从天胶产业供需动态帮助读者分析了2017年上半年天然橡胶行业运行始末。
泰、马、印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削减橡胶产量
国际橡胶理事会成员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将于周末印尼召开会议,计划号召所有成员国削减天然胶产量。泰国橡胶局主席Chaiyos Sincharoenkul指出此次胶价下滑主要是受资金炒作影响,而泰国生产商并无充足的资金来对抗该行为,因此向泰国政府求助,因此泰政府出台了4项相关救助政策。具体如下:
(1)实施出口配额限制;
(2)提供100以泰铢贷款计划,放贷期限延长3年以上;
(3)政府将继续补贴胶农,补贴额初步定为1500泰铢/莱,一户最多补贴15莱;
(4)加大橡胶国内需求,增加天胶在政府各项建设中的使用。
卓创认为,在前期期胶缺乏指引僵局难破的背景下,主产国胶价扶持政策无疑成为多头借机炒作的导火索,多头资金来势汹汹,一路增仓猛进刺激胶价快速拉升,扭转偏弱局面,市场情绪受到鼓舞。在胶价经历长时间的下滑震荡后,市场需要利多因素的刺激以适当修复长时间下滑的价格,而此消息的适时出现对于深陷泥沼的橡胶无疑是一个上涨的信心提振。但此消息执行遥遥无期,市场情绪消退后,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胶价低迷问题。
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为年内第二次加息
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区间调升25个基点,从0.75%-1.0%上调至1.0%-1.25%。联储维持了近来每隔三个月加息1次的节奏,这是当前加息周期的第4次加息,今年内的第2次加息。美联储指出今年内将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
美联储本轮加息表现“鹰派”,会议声明发布后,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跌幅迅速收窄,黄金有涨转跌。也是由于本次加息以及被市场充分预期,市场反应并不十分积极,但是由于美联储加息收紧美元流动性,令全球资产头寸做出调整,随着美元价值的回归和升值,资金会偏好配置美元资产,而美元升值对于我国天然橡胶高度依赖出口来说,显然不是好消息,美元升值会使得进口成本的升高。天然橡胶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并没有直接的反映,但是加息落定前市场往往跟随资金避险减仓而有一个下跌的过程,在加息兑现后资金回流市场会出现一次反弹,但是反弹力度和趋势方向还是与橡胶自身的基本面状况有关。整体而言,美联储加息对于国内商品市场来说,依赖于国际定价的商品会同时受到国内基本面和美元走势的影响,短期会增加市场波动性,但是并不足以扭转商品市场所处于的基本面状况。
国务院决定推出进一步减税措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进一步减税措施,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增后劲。会议决定,在一季度已出台降费2000亿元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减税降负,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是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
会议决定,自今年7月1日起,将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减至17%、11%和6%三档,取消13%这一档税率;将农产品、天然气等增值税税率由13%降至11%。同时,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购入农产品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避免因进项抵扣减少而增加税负。
卓创认为,农产品增值税税率降至11%对于国产天然橡胶初级产品来说是一个降成本的好消息,比如国产全乳胶,其生产企业将会享受这一税收优惠,有效降低天然橡胶初级产品生产企业的增值税成本。当然对于采购国产天然橡胶初级产品深加工和橡胶制品类企业,原扣除力度不变,也就是还是按照13%的进项税额予以抵扣,因此不会增加国产天然橡胶下游企业的税负成本。但另一方面卓创认为7月初实施的减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从而促使一些大宗商品供应端的释放能力,但就目前的天然橡胶市场行情来看,整体影响力度不会太大。
“一带一路”下的天然橡胶产业链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设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在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已经达到了145亿美元。在天然橡胶产业链方面,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双边贸易和合作投资不断增长,天然橡胶及轮胎工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橡胶原材料贸易、企业走出去等方面广泛合作,成为“一带一路”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
中国是天然橡胶最大的消费国家,也是天然橡胶主产国之一,同时也是轮胎工业规模和轮胎市场最大的国家。但是因我国自身天然橡胶可种植区域较少,产量也较低,无法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橡胶消费,因此,中国天然橡胶企业到海外投资、并购橡胶生产企业成为近年来的热门事件。其中,中化国际、海南橡胶和广垦集团都有积极作为。此外根据卓创资讯的统计,目前已有七家大型轮胎企业到沿线国家设厂投资,分布在泰国、越南、印尼和哈萨克斯坦等国,不仅实现了轮胎制造向产业链上游延展,更推动了轮胎制造转型升级和规避了贸易壁垒。
泰国天然橡胶抛储梳理
2016年,泰国政局发生了激烈的变动,泰军政府上台后,多次意向拍卖国储橡胶,来缓解财政资金紧张的问题。2016年12月,拍卖国储橡胶被提上议事日程;12月8日,泰政府决定抛储事项,拍卖标的为国储31万吨老胶,以烟胶片为主,少量为标胶(烟片胶20万吨,标胶11万吨)。由于该橡胶库存入库时间较长,下游工厂直接使用有难度,因此大多数会进入到橡胶加工厂以原料方式再加工,最后制成标胶。
第一轮:第一批拍卖九万多吨。本批橡胶起拍价格在70泰铢/公斤左右。2016年12月28号竞标拍卖92000吨,68000吨烟片72铢起标,24000吨标胶68铢起标,该起拍价格低于当日合艾市场原料报价。泰国共有28家公司报名参与竞拍,但第一批拍卖已经流拍,起拍价格太高且橡胶质量参差不齐是导致流拍的主要原因。
第二轮:泰国国储橡胶第二轮拍卖于2017年1月17日进行,据悉以64-75泰铢的价差区间成交,成交46000吨,1月18日继续进行,据悉以67泰铢左右价格成交,成交58000吨,据悉,此次泰国政府拍卖库存橡胶,泰国当地的几大工厂并未参与,可能是担心国储胶的质量。第二轮抛储成交10.4万吨,以低于原料市场价格20泰铢/公斤左右的单价成交。
第三轮:泰国第三轮国储橡胶拍卖于2月14日进行,据悉抛储过程十分顺利,竞标企业非常活跃,当日上午共成交7万吨,其中烟胶片成交均价75泰铢/公斤,标胶成交均价66泰铢/公斤。当日下午将继续拍卖约3万吨,成交25000吨,5000吨流标,成交价格基本持平上午。第三轮抛储共成交了9.5万吨,但是实际成交小于这个数字。此轮抛储是建立在沪胶强势反弹的基础上,也是由于1月洪水影响,泰国原料供应紧张,从而抛储成交较为顺利。
第四轮:计划拍卖12.5万吨,并于3月7-8日竞拍。但是因为竞标企业寥寥无几,此时拍卖价格也高于合艾市场原料价格,泰国政府也不愿以低价拍卖,因此3月7日的拍卖搁浅。时隔一周,3月15日泰国公布新的拍卖计划,在3月21-22日举行国储橡胶拍卖投标,25日公布竞标结果。这次拍卖计划共13万吨,投标起拍价为:RSS3起拍64.78泰铢/公斤;STR20#起拍57.83泰铢/公斤。但是这次抛储并不顺利,3月21日总共拍卖16个库,总计5.8万吨,成交9个库合计3.8万吨,流拍7个库2万吨,此后第二日基本流拍。因首日竞拍企业不足,成交被取消,此后流拍,因此本批拍卖实际共成交13000吨,由此,四轮拍卖过后泰国国储共成交20.7万吨,也就是说,31万吨的国储橡胶拍卖了约2/3。
对于剩余的10.7万吨,泰国政府表示将于五月底之前拍卖,泰国拍卖国储的“连续剧”暂时告一段落。但截至当目前泰国10万吨国储老胶依然悬而未决。
泰国南部遭遇严重洪水灾害
2017年1月遭遇百年一遇的冬季洪水灾害,此次洪水持续近1个月时间,致使泰国南部宋卡、素叻他尼、洛坤等府严重受灾,而该区域也是泰国乃至东南亚天然橡胶最重要的生产区域。从目前开割面积来看,泰国总开割面积为314万公顷,其中65%集中于南部;从产量占比来看,南部产量可占泰国天然橡胶总产量的70%-71%。
据卓创了解,一月份洪水灾害令当地割胶工作暂停,运输也受到阻断,根据泰国官方数据显示洪水影响泰国橡胶产出35万吨,损失产量超过1月高产季总产量的60%以上。尽管在洪水过后的2月份,南部橡胶产出超乎所有业内人士的想象,但也未使损失产量完全得到弥补,平衡1、2月份泰国橡胶产量,较去年同期减少应在10-15万吨之间。
2017年上半年橡胶行情整体处于深跌回调阶段,三季度情况仍不容乐观,卓创认为经过深跌后,看空情绪或将缓解,但胶价反弹仍有压力。首先,国外供应旺季即将到来,供应面将进一步增量,而中国橡胶社会库存高企,消耗仍需时间。其次需求方面,轮胎厂面临成品库存及资金运转压力,开工率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造成下游原料需求疲软。但经过上半年胶价深跌后,橡胶已跌至低位,因此卓创认为下行空间有限,但仍面临反弹压力,预计短期内天胶将趋于震荡运行。天胶运行趋势虽已向基本面靠拢,但大宗商品盘面的宏观氛围及资金流入情况将继续成为影响胶价的主导因素之一。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