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轮胎企业海外建厂步伐加快,原因几何?
- 时间: 2018-01-23 10:58:59 作者: 来源: 隆众资讯 点击:
2017年海外扩产的大部分轮胎企业将投资目光放在了东南亚地区和美国,投资方式主要是全额投资或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投资建厂,金额大部分在30亿人民币左右。随着国外不同地区对我国轮胎市场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再加上国内“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海外建厂”似乎成为我国大型轮胎企业的趋势所在。轮胎企业海外建厂步伐加快,原因几何?
国内政策推动
我国轮胎行业一直处于过剩产能情况,“去产能”一直是我国化解过剩产能的口号。并且早先山东省政府曾宣布“今后我省将不再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力争用5年时间,有效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炼油、轮胎等行业的过剩产能。”
随着我国环保督察的严格执行,还有国内优惠政策大幅削减、人力费、税负成本等压力存在,再加上国内轮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轮胎企业的生产压力越来越大。近日我国环保税自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影响轮胎行业的同时,其他轮胎相关产业如电厂、煤化工厂等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导致上游原料货源紧缺,拖累开工。
另外,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吸引我国民族企业纷纷走出去海外建厂。
经济全球化趋势所致
随着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贸易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经济全球化早已成为各个国家无法阻止的趋势。就轮胎来说,亚洲是世界轮胎制造中心,而中国,早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和重要轮胎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走出去”早已是大势所向,并且国外建厂不仅可以体现我国的强劲国力,也能为我国的经济全球化之路埋下更好的铺垫。
压力下“另辟蹊径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受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前几年尤其受美国“双反”影响最大。自2014年美国宣布对华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后,我国轮胎行业的出口连续两年处于被动状态,倍显疲态。随着我国轮胎行业的大力兴起,越来越多的品质优良、价格实惠的轮胎产品出口到国外,为我国和出口目的国带来了显著的利益和实惠。当然,从进口国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轮胎无疑会对本土产业造成冲击。因此,以2017年为例,欧盟、土耳其、秘鲁纷纷宣布对我国橡胶轮胎采取反倾销调查,另外欧盟还在10月份表示对华卡客车轮胎启动反补贴调查。
在此压力下,海外建厂甚至是到进口国建厂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以美国为例,中国生产的轮胎约有三分之一会出口到美国,而美国的双反政策无疑会提高我国打压轮胎企业的出口。另外,美国企业所得税率从35%左右降至15%上下,远低于中国企业所得税率,被戏称为“避税天堂”。如果能够到美国建厂,就能够很好地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对轮胎出口的影响,还能够为后期拓展美国市场做下更好的铺垫。
就原材料而言,众所周知,轮胎生产成分占比最多的是天然橡胶,大概占整条轮胎的40~50%。目前我国天然橡胶的实际产量约为70万吨,远远不够满足我国生产需求,其余大约80%的橡胶需从东南亚国家进口,并且还要考虑到国内天然橡胶进口税的影响。企业选厂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靠近原材料产地,而东南亚国家一直是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地,有资产有能力的大型轮胎厂能够建厂到东南亚无疑是个节约成本的选择。
未来预测
我国国内轮胎行业仍处于产能过剩阶段,建立新的外国厂区能够改善国内外市场供应和更好的针对国际局势进行改变,另外,通过扩产也能够很好地吸取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将我国轮胎行业从中低端带向中高端,更好的发展海外市场,推进我国轮胎企业的全球化发展进程。
- 【 关闭本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