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与伊朗关系恶化所引发的脉冲行情稍纵即逝,国际油价又回到了年初的原点。
本轮动荡的油价走势不由让人想起去年9月中旬沙特阿拉伯石油设施遭到攻击后的行情,原油因地缘政治因素而产生的风险溢价短时间内被回吐,而这一次市场似乎还被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句宣言式表态给震惊了——“我们是(能源)独立的,我们不需要中东石油。”
PVM Oil Associates首席市场分析师瓦尔加(Tamas Varga)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页岩油确实让美国向能源独立迈进了一大步,但特朗普的表态难免有些言过其实。不过,对处在风雨飘摇中的原油而言,如何在传统消费淡季维持脆弱的供需平衡成为了稳定市场的关键。
特朗普言过其实?
由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减产令和全球贸易形势缓和等利好因素推动的本轮油价反弹行情在新年第二周戛然而止,美军在伊拉克驻地遇袭一度将原油推升至八个月新高,然而随后近10%的跳水行情接踵而至,特朗普有关中东局势的最新表态让一触即发的美伊关系迅速冷却,市场情绪被迅速逆转。
国际油价经历连续调整,并刷新了近半年最大单周跌幅,投资者转而押注中东地缘政治不会扰乱世界原油供应,对于伊朗可能采取报复行动并威胁霍尔木兹海峡航道运输安全的担忧过虑了。
21世纪以来,由页岩油革命带来的美国历史性的石油繁荣改写了全球能源行业的规则,近两年美国已成为世界上产油量最大的国家,领先于两大能源巨头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如今美国原油日产量接近1300万桶,日均出口近300万桶。
瓦尔加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页岩油确实让美国向能源独立迈进了一大步,但由于美国炼油系统普遍建于上个世纪,使用重油的效率更高,而页岩油属于轻质原油,并不太适用目前的炼油厂,因此美国依然需要大量从全球包括中东进口合适的油料进行提炼,完全放弃中东原油并不合适也不可能。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后发现,目前美国从沙特、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这四个波斯湾沿岸国家进口的原油量依然达到87.5万桶/日,显然目前美国依然需要来自中东地区的重油。
另一方面,美国原油产能增速正面临考验。瓦尔加说,持续的低油价已经对开发商运营产生了明显影响,目前大量的页岩油生产商正在减少开发投入,因此特朗普对于未来美国原油的产能预期不能过于乐观。
除了产能增速下行风险,美国短期增量产能同样存在缺陷。小布什时期政府能源顾问、现能源咨询公司RapidanEnergy Group总裁麦克纳利(Bob McNally)表示,石油是一种全球贸易商品,任何地方的大规模供应中断都可能推升全球油价,否则特朗普也不会在去年沙特石油设施遇袭后宣布将使用战略石油储备。从现有条件看,页岩油开发商产能扩张形成规模效应需要数月的时间,而目前具备短时间内大量增产的地区只有以沙特为代表的中东地区。
供需矛盾如何解决
OPEC去年12月在维也纳召开的全体会议上决定减产210万桶/日,希望在原油消耗季节性淡季前平衡脆弱的市场供需关系,然而现实依然充满挑战,这也是限制国际油价进一步上涨的根本原因。
世界银行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前景报告》中将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5%,此前为2.7%,世行称全球经济增长今明两年可能缓慢回升,主要得益于一些大型新兴经济体企稳,但形势依然脆弱。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让需求预期变得黯淡。
另一方面,美国原油库存超预期回升也打压了市场情绪,15日EIA发布的每周生产报告显示,1月10日当周美国原油产能环比增长10万桶,触及1300万桶/日的历史新高,成品油库存同样居高不下,其中汽油库存刚创下四年来最大单周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