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元处于相对贬值周期,各国减弱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仍是重要诉求
  • 时间: 2020-11-23 09:03:32    作者:    来源: 凤凰网财经    点击:
  •        凤凰网财经讯 11月14-16日,“2020中国-阿联酋创新投资大会”在北京举办,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提升中阿金融合作,共推多边创新投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道富在论坛上表示,未来仍然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非常难得的时机。未来5-10年,人民币继续国际化具有市场基础,国际环境在一定程度也是支持的。目前来看,全球货币多元化的趋势仍然是未来的主流,美元较大概率处于相对贬值周期,各国减弱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仍是重要诉求。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人民币在跨境使用的便利化程度、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在汇率自由波动等方面,做了更好的准备,具备成为更好的国际货币条件,打了一个较好的基础,是进一步推人民币国际化的难得时期。

           同时,陈道富表示,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未来一段时间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谨慎,特别需要与我国的实际能力相符。一方面,未来国内国际环境比较复杂严峻,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资本账户开放会加大,境内外的联通会更加顺畅,这既可能提高稳定性,也可能增加脆弱性,国际上的历史经验并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高度取决于国内宏观经济的管理能力和外部冲击强度。另一方面,货币的国际化应跟本国的综合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相适应的水到渠成的结果,过快过慢都不利于本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国际上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如德国、日本等。人民币国际化是对外部的本币融资,需要能用好这种融资能力的增长机会和机制。人民币国际化也是金融双向开放过程,是转变宏观调控框架的过程。不论哪种形式的开放,最终开放要达到促改革和促发展的目的,要与国内的市场化、法治化的机制改革相适应。这次十四五规划特别提出要“稳慎”推进,我理解应该是既考虑了未来的国际国内环境,也考虑了国际化本身需要做好制度设计。

           另外,当前来看,不能单纯为了人民币国际化而国际化,而应该着眼于如何通过跟国际更好的联系以提升中国内在的经济增长潜力和活力,让大家能够跟中国的经济共成长,这种成长是安全的,是享受汇率升值和经济成长相一致的回报,是中国可以而且也能够跟国际社会分享的。与此同时,也跟中国的央行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相一致,可以保证在更加自主的货币调控下来保证币值的稳定,使得大家对币值的稳定有更强的信心。这才能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人民币汇率升值较快的问题,陈道富表示,短期货币波动有很多影响因素,一些长期性因素在短期反而不显著。从长期视角看,货币国际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本币的持续升值。只有非居民对于这个国家有充分的信心,对你的货币管理能力有足够的信任,才会增加货币的持有和使用。反过来,一个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处在被逐步认可的过程,也会有利于它更好的推本币的国际化,所以它是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汇率决定的边界会越来越超越国境,甚至未来可能绝大部分在境外形成。汇率形成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更多国家的市场主体的多元需求都会推动人民币的波动。但人民币汇率升值背后的本质没有变,就是大家看好人民币资产的价值,相信央行维持币值稳定的决心和能力。

           陈道富表示,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进入了第三个阶段,通过资本账户和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增加在岸的跨境资金流动的人民币使用和海外持有人民币资产的规模。从这个逻辑,我们除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的便利性,特别是带有基础设施性质的人民币清结算系统建设外,还需要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为市场主体有效管理汇率风险,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外汇市场,特别是风险管理市场,包括外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衍生品市场建设。与此同时,就是要尽快搭建和完善与金融开放程度相一致的开放格局下的宏观调控框架和金融监管。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