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F上调今年全球经济 增长预期至3.2%
- 时间: 2024-04-18 10:06:40 作者: 来源: 金融时报 点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16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WEO),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相比2024年1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的预测值上调了0.1个百分点,相比2023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预测值上调了0.3个百分点。中国2024年经济增速预计为4.6%,与之前预测保持不变。
报告还预测,2025年,全球GDP增速同样为3.2%。全球总体通胀和核心通胀将稳步下降。
从经济发展程度来看,发达经济体增速略有提升,2024年经济增长预测值为1.7%,较1月预测值上调0.2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2024年和2025年预测值均为4.2%,较1月预测值上调0.1个百分点。
对此,IMF称,全球经济虽然前景低迷,但仍呈现出很强的韧性,增长步伐平稳,通胀下降的速度几乎与此前上升的速度一样快。这一路充满了波折:疫情后供应链出现扰动,俄乌冲突引发了能源和粮食危机,通胀大幅飙升,之后全球多个经济体同步紧缩了货币政策。
报告认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包括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引发的物价飙升以及在劳动力市场仍然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核心通胀居高不下,这会推高加息预期,导致资产价格下跌。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下降速度的差异,也可能导致汇率波动,令金融部门承压。此外,高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比预想的更大,家庭将面临高额债务,财务压力增大。
报告称,全球经济仍保持韧性,但增长并不均衡,前方挑战重重。2024年和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稳定在3.2%左右,预计全球总体通胀率将从2023年6.8%的年均值下降至2024年的5.9%和2025年的4.5%。大多数指标都表明,经济将实现“软着陆”。
在货币政策方面,IMF称,随着通胀继续朝着目标下降,长期通胀预期保持不变,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预计将在2024年下半年开始降息。
在财政政策方面,IMF预计发达经济体政府将在2024年收紧财政政策,在2025年至2026年减缓收紧程度。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4年的财政立场将大致中性,2025年则将收紧。
具体来看,IMF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预测如下:发达经济体的整体增长率将从2023年的1.6%上升到2024年的1.7%和2025年的1.8%。与2024年1月WEO相比,2024年的预测被上调了0.2个百分点,2025年保持不变。IMF称,对2024年的上调反映了对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的修正,对2025年维持预测不变也是因为对美国经济增速预期的上调大致抵消了对欧元区预期的下调。
具体而言,IMF将美国2024年经济增速预期较1月WEO大幅上调0.6个百分点至2.7%。IMF解释称,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2023年第四季度美国强于预期的增长带来的统计结转效应。同时,一些强劲的经济势头预计将持续到2024年。而此后,由于逐步的财政紧缩和劳动力市场的疲软减缓总需求,2025年将放缓至1.9%。
IMF预计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将从2023年0.4%恢复到2024年的0.8%和2025年的1.5%。2023年欧元区的低增速主要源于俄乌冲突给经济带来的风险相对较高。随着能源价格冲击的影响消退,欧洲通胀的下降支持了实际收入的增长,更强劲的家庭消费预计将推动欧洲经济复苏。
从欧盟成员国来看,IMF预测,2024年,德国GDP增速为0.2%,2025年为1.3%;法国2024年GDP增速为0.7%,2025年为1.4%;意大利2024年和2025年GDP增速都是0.7%;西班牙2024年GDP增速为1.9%,2025年为2.1%。
在其他发达经济体中,随着高能源价格的滞后负面影响减弱,英国的经济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0.1%上升到2024年的0.5%,随后在2025年升至1.5%。去通胀化使英国的金融状况得以缓解,家庭实际收入得以恢复。在日本,由于支持2023年增长的一次性因素的消退,包括入境旅游业的激增,IMF预计日本的经济增速将从2023年的1.9%放缓至2024年的0.9%和2025年的1%。
值得注意的是,IMF再次下调了对德国经济增速的预期。报告预计,德国2024年经济将增长0.2%。报告提出,持续疲软的消费情绪阻碍了德国经济的表现。专家表示,通胀和高利率继续拖累经济,德国经济复苏乏力。IMF在今年1月曾预测德国经济将增长0.5%,低于欧元区整体经济的表现,并且预计2025年仍将维持这一趋势。
另外,IMF在报告中特别提到人工智能的影响。报告提到,人工智能为提高生产率带来了希望。它有此潜力,不过也有很大可能会严重影响劳动力和金融市场。为了利用人工智能的潜力造福所有人,各国需要改善数字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并协调制定这方面的全球规则。
IMF预计,发达经济体将比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更快地从人工智能发展中受益,因为前者在就业结构中更偏向认知密集型。具体而言,人工智能会影响发达经济体中60%的工人,其中约一半会实现更高生产力和收入。人工智能还会影响40%新兴经济体和26%低收入经济体的工作岗位,这意味着其对这两类经济体近期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较小,工人生产力提高的空间也较小。
- 【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