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全球商品连跌三季 G20美元议题至关重要
  • 时间: 2009-04-02 09:07:36    作者: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点击:
  •  G20峰会大幕将启 商品齐看美元脸色 上海证券报 叶苗

      举世瞩目的G20峰会即将召开,全球商品市场都在观望中等待指引。业内人士表示,G20峰会将在两方面对商品市场造成影响:一是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是否会出现变化,二是全球金融监管是否会加强。另外,是否能达成全球性的经济刺激方案,对于商品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全球经济虽然已经略有反弹,但商品市场近期还将依据其金融属性运行,因此美元的走势至关重要。

      “但无论如何,这次会议跟上世纪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不能同日而语,”长城伟业期货公司首席分析师景川表示,要在一次会议上改变整个国际货币架构,形成新的体系是很难的。

      商品市场最关心“美元议题”

      “美元贬值幅度的节奏感,可能会在G20会议上有所体现,并影响到商品的走势。”南华期货研究所所长朱斌表示,美元从原先的快速贬值,近日又演变成了升值,跟各国对货币体系的讨论有关。许多声音都给美国敲了警钟,令它有所约束,不敢明目张胆放任美元贬值。“峰会上,美元能不能做出对未来的方向性选择,是值得期待的。”

      景川也认为,G20峰会对商品市场的影响主要是美元的问题。景川说,美联储购买国债的行为,对美元是很大的打击。市场认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持续到正常信贷行为恢复,无休止的印钞行为都是可能的。但是,近期由于这种行为,导致各国政府对美元的再度不信任。

      “G20在金融危机中召开,它与别的会议不同,是一场可能带来国际势力结构性变化的会议。”朱斌说,国际货币体系虽然不能从根基上动摇,但从外围上的削弱,会使得对原先体系怀疑增多。

      G20会不会去构筑一个新的货币平台,建立更严格的金融监管,这都是商品市场关注的焦点。但景川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不大。短短的一次峰会,跟上世纪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是不能同日而语的。现在就要改变整个国际货币架构,形成新的体系是不可能。

      “去年G8会议对全球通胀问题达成一致,美元就一改长达七年的弱势,重新走强。”景川认为,目前对美元的质疑声音很多,可能反而会刺激美国采取措施,在峰会后促使美元上涨。

          难有全球经济刺激方案出台

      “从经济刺激方案上来看,不大可能真有2万亿美元的方案出台。”朱斌说,如果G20达成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商品肯定毫无疑问会有好的表现。如果没有共识,也不会带来太多冲击。“会议只是把许多焦点放在一起,集中爆发。实质效果并不能太乐观。”

      神策投资分析师陆承红认为,全球性的救市方案不太可能达成。“美国救市动作已经很多,现在是走一步看一步。中国在4万亿刺激方案后,也难有更大的措施出台。”另外,随着2008年年报陆续披露,整体经济格局已经清晰可见,“提振经济”这一话题或许并不能引起更多关注。

      “G20峰会的影响因素太多。一个是美元汇率,一个是金融监管。这些细微因素对商品市场的影响又不尽相同。”陆承红说,比如打压美元的话,对商品是利好。但如果监管加强,对商品又是不利的,就看会议议程侧重哪个方面。

      而且,即便出台经济刺激方案,对于商品的长远走势也并非利好。朱斌认为,刺激经济方案下的好转,是不具备可持续性。当前所谓的刺激,在国内表现为投资,在国外表现为救助,都不能真正形成需求。“把价格提上去了,但对消费本身没有提升作用。原先过剩的产能还在继续生产,供需缺口依然存在,这等于是把经济调整周期延长了。”

    原油和黄金在焦急等待

      作为对宏观经济反应较为灵敏的商品,原油和黄金都在观望心态中等待G20峰会的到来。

      原油方面,因峰会日益临近,加重市场观望氛围。隔夜外盘原油收于50美元以下,收报于每桶49.66美元,悉数回吐了此前的涨幅。截至发稿,美盘原油5月合约下跌2.48%,报48.43美元。

      黄金方面,沪金主力0906收于202.13元/克,跌0.09元,成交14716手,减仓622手,持仓量30578手,总持仓为40370手。截至发稿,美盘黄金6月合约略涨0.42%。

      业内人士表示,因为市场难以预测G20峰会具体会有哪些成果,因此无论是原油还是黄金都较为清淡,将维持偏弱的行情

    全球商品价格连跌三季 贵金属一枝独秀 每日经济新闻 印峥嵘

      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国际原材料价格今年一季度进一步下跌,这波连续三季的下跌创下2001年以来最长的调整期。贵金属则一枝独秀,一季度逆势上扬,其中铂金大涨20%,白银涨15%,黄金上涨4.6%。

      金瑞期货分析师徐天华指出,在市场对后市预期普遍悲观的影响下,投资者追捧贵金属主要是出于避险或对冲的目的,只要经济无明显复苏信号,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将一直处于高位运行。

      通胀预期助涨贵金属价格

      统计数据显示,国际原材料价格今年第一季度进一步下跌。追踪19种主要商品走势的Reuters/JefferiesCRB指数去年下半年大跌50%后,今年第一季又跌4%,其中天然气、镍和小麦(资讯,行情)等商品跌幅最深,但汽油、铜等商品价格上涨。德国商银分析师预期,商品价格可能要等到第三、第四季才可能反弹。

      金瑞期货资深分析师徐天华认为,一旦经济企稳,有色板块将是反弹最明显的,铜将很可能成为商品反弹的明星品种。原油在目前的相对低位将刺激各主权国家储备兴趣,因此价格的下方空间正在收窄,随着经济的好转,原油价格将呈现震荡向上的走势。

      第一季度贵金属价格逆势上涨,其中白金大涨20%,白银涨15%,黄金上涨4.6%。徐天华认为,虽然近期PMI、BDI等经济指标呈现持稳的态势,但由于实体经济的去库存化仍未结束,因此工业增加值、进出口量等具体经济数据表现依然疲软。由于美国政府近期的货币宽松政策,特别是最近在公开市场购买国债,大量货币的供应催生了市场对后市通货膨胀的预期,短期内贵金属依然呈现蓄势上行的走势。

      金价短期震荡后市看好

      截至4月1日,全球第一大黄金上市交易基金(ETF)——SPDRShares黄金持仓量一直维持在1127.44吨,比3月24日触及的历史最高纪录1124.99吨增加2.45吨。进入三月下半月以来,SPDR持有的黄金量已增长70.62吨,增加6.7%。

      海通期货黄金分析师李子婧表示,ETF投资需求仍然不减,屡次扩仓,虽幅度有所下降,但是似乎暗示着金价走势欲扬先抑,后市仍有上涨空间。

      昨日沪金主力0906合约208.81元/克小幅高开,早盘收至203.08元/克,上涨0.86元,全天微跌0.04%至202.13元/克,成交、持仓皆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伦敦现货金昨日开盘916.30美元/盎司,收盘917.15美元,微涨1.85美元,涨幅0.2%。李子婧表示,从技术面上来看,短期金价上有压力,下有支撑,仍将维持宽幅震荡格局。

      高赛尔研究中心分析师张雨认为,欧元区3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经济景气指数、企业景气指数及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创历史新低。因此本周四欧洲央行极有可能再度降息50个基点至纪录新低1%,这将使美欧利息空间缩小从而带动美元再度走强,同时拖累金价走低。

    全球商品市场连续三季度下挫 上涨要等到第三或第四季 证券时报 李辉

      不少机构认为商品价格上涨要等到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

     
    继去年下半年下跌50%后,路透/JefferiesCRB商品指数今年第一季度下跌了4%

    由于包括原油、铜等在内的大宗商品需求大幅萎缩,而生产商削减产量步伐相对落后,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商品市场已连续三个季度下跌,创下2001年以来最长的下跌纪录。

      继去年下半年下跌50%后,路透/JefferiesCRB商品指数今年第一季度下跌了4%,天然气、镍以及小麦(资讯,行情)价格处于领跌位置,盖过了汽油、铜等商品价格的上涨。

      瑞士第四大黄金冶炼商MKS金融公司高级副总裁阿信·纳巴维称,商品市场的下跌主要动力仍是供需因素,不论市场上有多少投机客,当需求下降时,商品价格就会下降。

      因日本、欧洲以及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商品需求大幅萎缩。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今年全球石油消费降幅将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最高水平。欧佩克去年下半年以来已三次减产,今年第一季度,油价出现了回升,涨幅达11%,也是去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好表现。

      截至3月31日,纽约原油期货5月合约报49.66美元/桶。法兴银行石油市场主管麦克·维特称,50美元上方的原油价格难以持续,因为近期基本面仍然非常偏空,市场焦点将重新回到全球经济衰退、需求疲软及高库存这些基本面上。高盛近日也发布报告称,原油的需求情况难以支撑油价的持续反弹,处于4个月高点附近的油价可能面临调整。

      受中国国储海外采购及废铜供应下降的支持,今年以来,铜价已上涨了31%。据麦格理银行称,今年全球铜的需求将下降9.2%,今明两年市场将出现供应过剩。该行估计,全球铝市场供需过剩的情况将持续到2012年;而镍市场情况更糟糕,供应过剩情况至少将持续到2012年。镍价今年以来下跌了16%,铝价则下跌了9.6%。另外两种基本金属锌和铅,分别上涨了9.3%和27%。

      德国商业银行的分析师认为,商品价格的上涨要等到今年第三或者第四季度,今年9-10月份,市场方向将更加清楚,因为届时投资者将从夏季假日归来后对全球经济重新做出评估,也许他们会认为情况并不像他们在夏季初想得那么糟糕。法兴银行分析师认为,这也将是“买入机会”,因为届时中国的需求将再度上升。

      基于这种看法,有部分投资者已提前在市场上布局,押注市场反弹。去年曾准确预测商品市场崩溃的策略分析家迈克·阿隆斯坦上个月表示,他掌管的基金将拿出20%的资金押注商品市场已见底。掌管德意志银行旗下2150亿美元的DB顾问基金经理史赖莎·加曼称,将进入大宗商品市场买入铜、原油等商品。美林全球财富管理公司称,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商品价格将受益。

      据巴克莱资本公司估计,今年第一季度,流入商品指数产品的资金可能达到了190亿美元,较去年全年多出40亿美元。

      今年第一季度,因各国政府开动印钞机,投资者寻求资金避险和对冲通胀风险,贵金属受益。期间,铂金价格上涨了20%,银价上涨了15%,金价则上涨了4.6%。

      瑞银分析师认为,对于那些担心美元长期前景的投资者来说,缓解自然很有吸引力。

      今年第一季度,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出现了下跌,其中大米价格下跌了19%,小麦价格下跌了13%。据国际谷物协会称,截止2010年6月的12个月里,全球谷物产量将比目前创纪录的水平下降3.4%。

    索罗斯:中国会迅速摆脱国际金融危机 上海证券报

      被称为“国际金融大鳄”的索罗斯3月31日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演讲时指出,中国的体制更有利于抵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中国能更快地从这场影响到全球的危机中解脱出来,并会更加强大。

      他认为,从国际金融市场蔓延到实体经济的这场危机,同样给中国带来冲击,尤其是在出口方面。但中国的现行体制、特别是政府对银行的有效监控,使中国更能抵御此类金融危机的侵害。

      索罗斯还积极评价了中国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措施,认为银行放贷大幅增加,股市也有了起色。他甚至预测说,中国将成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赢家”。

      索罗斯在谈及即将在伦敦召开的G20金融峰会时说,此次峰会意义重大。因为预计会议将不仅就进一步应对危机达成一般性的原则共识,还将为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打下基础,特别是采取具体步骤,向那些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外围国家”伸出援手。

      他预计与会各方会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注资,至少将使其可动用资金翻番。